关注我们
荆楚网 > 鄂东新闻

利剑出鞘除黑恶——英山县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综述

发布时间:2021年01月06日10:27 来源: 荆楚网

荆楚网客户端-荆楚网消息(通讯员胡天堂、吴滕钰、汪理)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三年来,英山县把打击黑恶势力犯罪和反腐败、基层“拍蝇”结合起来,把扫黑除恶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结合起来,不断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群众安全感测评值连续三年位居省、市前列,为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创造了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英山开展扫黑除恶阶段性成果巡展。通讯员供图

高位推进

2018年,英山第一时间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县长为第一副组长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以最高规格、最高标准、最强措施部署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第一时间从纪委监委、组织、宣传、政法、公安、检察、法院等部门抽调精兵强将开展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各乡镇、县直各部门也成立各自辖区、监管领域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全县上下一盘棋,横向到边、纵向到角的领导指挥体系全面建立。

黄冈市政协副主席、英山县委书记陈武斌专题研究胡某涉黑重点案件。通讯员供图

县扫黑办加强宣传力度,增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知晓率。在电视、广播、报纸、网站等媒体上开展新闻宣传,利用微博、微信、QQ群、客户端等开展自媒体新媒体宣传;运用电子显示屏、政策宣传栏、户外标语、横幅、垂幅、建筑围挡等开展社会宣传;出动政策宣传车、宣传小分队、移动成果展等开展流动宣传;录制扫黑除恶鼓书视频、抖音、H5等开展网上宣传,充分发动人民群众参与进来,努力形成扫黑除恶家喻户晓、黑恶犯罪人人喊打的局面。

与此同时,英山还把扫黑除恶工作列入各级中心组学习必学内容,纳入每月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组建报告团在全县巡回宣讲,与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有机结合,纳入道德讲堂暨“一团多队”百姓宣讲活动环节,切实提高群众参与覆盖面。

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宣传,形成了强大的舆论氛围,凝聚“打一场扫黑除恶的人民战争”的思想共识。让扫黑除恶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坚持扫黑除恶工作走群众路线,让黑恶势力无处可藏。

同时,对涉及黑恶线索,县扫黑办建立涉黑涉恶线索核查“三长负责制”,强化线索快速移送和联动办案,全面推行线索办理月通报机制,做到一函一交办、一案一查处、一件一审核,确保群众举报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重拳出击

黑恶不扫,社会难稳,黑恶不除,民心难安。

三年来,全县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一大批恶势力团伙相继覆灭,一大批黑恶人员相继落网,英山刑事案件发案率持续大幅下降,社会治安环境不断优化。在严格依法办案、切实保障人权的前提下,“打准、打狠、打深、打透”,确保每一起案件经得起法律、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健全依法办案的组织体系。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县扫黑办共计组织相关部门集中外出学习18次,公、检、法等部门组织各类培训学习170余次,通过外出交流、集中培训、网络授课等方式,学习扫黑除恶最新法律规定、司法解释和指导意见,不断提升执法办案的能力水平,确保专项斗争始终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在案件办理过程中,各部门既各司其职,管好“责任田”,又密切协作,打好“整体战”。坚持联席会议、法检提前介入、领导包案等协作机制,及时解决案件办理过程中的疑难复杂问题,统一思想、化解分歧,不断提升案件办理质效。

检察官到看守所讯问犯罪嫌疑人。通讯员供图

重拳出击破案攻坚。县公安局抽调年富力强、工作能力突出的精干警力组成五个侦查打击专班,集中警力、集中精力、集中方向,心无旁骛全力以赴开展扫黑除恶工作。按照上级要求,结合英山实际,加大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打击力度,重点打击高利放贷、非法拘禁、敲诈勒索、强迫交易、开设赌场等群众反应强烈的领域。通过不懈努力,侦查打击了一大批涉恶违法犯罪人员,成功破获了涉嫌非法拘禁、寻衅滋事、敲诈勒索、开设赌场、虚假诉讼等90多起涉及黑恶的犯罪组织和犯罪团伙案件,人民群众拍手称快。

从严依法惩处黑恶势力。2019年1月25日,方某金等6人恶势力犯罪团伙案宣判,该案系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后英山首起宣判的恶势力犯罪案;2019年12月30日,首起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胡某案宣判,主犯胡某被判处有期徒刑20年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对社会关注的张某峰案,在依法严惩的同时,吊销其娱乐场所营业执照,百姓拍手称快,对其涉嫌偷税漏税问题交由税务部门进一步深挖彻查,确保案件打深打透。2020年4月份,成功捣毁盘踞英山多年、影响力巨大的包某涉黑涉恶犯罪团伙,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2020年12月22日,包某案一审宣判。至此,英山扫黑除恶8起重点案件全部办结,“案件清结”完成率100%。

方某金涉恶案庭审。通讯员供图

打财断血摧毁黑恶根基。坚持“打蛇打七寸”,深挖涉黑涉恶团伙黑财线索,铲除黑恶势力“经济命脉” , 摧毁“造血功能”,严防死灰复燃。对涉黑涉恶重点案件全面回溯,逐案开展“大起底”, 共计查处“黑财”4000余万元,做到应扣尽扣、应缴尽缴。

打伞破网

“扫黑”如何“破伞”,成为制约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效的关键性问题。英山把“打伞破网”作为专项斗争的主攻方向,打“官伞”、铲“警伞”、除“庸伞”,始终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巩固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成果。

对背后“保护伞”“关系网”没查清的不放过,对背后腐败问题没查清的不放过,对失职渎职问题没查清的不放过……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县纪委监委共收集、排查涉黑涉恶各类问题线索95条,立案25件25人,查处“保护伞”12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2人,组织处理5人、留置4人、移送司法机关4人。

深挖彻查不留死角。坚持“扫黑”与“打伞”“破网”同频共振,与“反腐”“拍蝇”统筹推进。建立问题线索双向移送反馈、线索侦办通报、同步调查、联合办案、“无伞无网”签字背书等制度, 先后查处英山县公安局禁毒大队原大队长姜某军、石头咀镇派出所原所长李某、民警陈某、英山县公安局原党委委员、副局长卫某为黑恶势力充当“保护伞”案。

实事求是宽严相济。以事实为依据、以党纪国法为准绳,做到综合衡量案件性质情节、主客观因素、认错悔错态度等,区分“伞”与“非伞”、违法与违纪、涉罪与非涉罪的界限,依法依纪依规精准处置,实现政治效果、纪法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以案为戒以案促改。注重“打伞破网”成果运用,每查处一案,都力争取得警示一片、治理一方的效果。在姜某军、李某、陈某等严重违纪违法党员干部工作地、同事间宣布“双开”处分决定,变案件资源为警示教育资源,以“身边事”警醒“身边人”,教育引导广大干部以案为戒,知敬畏、守底线,使镜鉴常照,让警钟长鸣。

正本清源

要实现长治久安,打掉黑恶势力后的“治乱”环节尤为重要,只有加大源头治理力度,才能从根本上遏制黑恶势力滋生蔓延,实现全链条打击整治。

行业乱象是滋生黑恶势力的重要土壤,而且直接关乎群众切身利益。英山聚焦重点行业领域,紧盯突出问题,开展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系统治理,不断推动行业监管部门主动履职,加强监管,堵塞行业漏洞。

专项整治正本清源。聚焦社会治安、乡村治理、金融放贷、工程建设、交通运输、市场流通、资源环保、信息网络、文化旅游、教育卫生等十大重点行业领域,开展专项整治,紧盯“黄赌毒枪爆”、高利放贷、“黑物业”“黑出租”、造假售假、破坏生态环境等群众关心关注的痛点难点堵点,集中攻坚解决了一批人民群众最恨最怨最烦的突出问题,让群众进一步感受到专项整治和专项斗争带来的新气象新变化。2020年,全县各行业部门共计开展各类专项整治行动600余次,整治各类问题8289个,行政或刑事立案处理8471人,处罚资金688.6万元。

“三书一函”堵塞监管漏洞。在办案的过程中,纪委监委、公、检、法等部门严格落实“一案一整治”工作要求,对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的原因进行深刻剖析,对发现行业的监管漏洞、工作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发出“三书一函”(监察建议书、检察建议书、司法建议书、公安提示函),提出加强监管和建设制度机制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压实行业部门主体责任,堵塞监管漏洞,铲除黑恶滋生土壤。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四部门共计发放“三书一函”45份,覆盖十大重点行业领域,办结回复率达100%。

强基固本

基层组织是党和国家的执政和治理基础,往往也是各类黑恶势力违法犯罪的“重灾区”,群众对此反映强烈,也深恶痛绝。扫黑除恶中,英山坚持“打”“建”结合,做到固本强基。

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基层组织软弱涣散、基层治理缺乏足够的政治指引、组织保障,黑恶势力就有滋生蔓延的空间,县委组织部大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正是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的治本之策。

打击乡霸村霸狠人恶人。加大对把持基层政权、操纵破坏选举、垄断农村资源、侵吞集体资产、利用家族宗族势力称霸一方的黑恶势力打击力度,先后给予草盘地镇桃花冲村原党支部书记肖某刑事处分、温泉镇南冲畈村原党支部书记王某党纪处分,对1名多次违纪的村党组织书记作免职处理。创新开展“微黑恶”专项整治,在全县各乡镇、县直单位开展摸排,整治基层“狠人”“恶人”侵占集体资产问题19个,维护集体公共利益。

严把基层干部队伍关。对316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实行县级备案管理,村(社区)“两委”干部调整由15家单位联审考察把关,坚决把欺压群众、横行霸道的恶人狠人挡在门外,坚决防止有涉黑涉恶问题等不符合条件的人员进入村(社区)“两委”班子,不断夯实巩固基层基础。2020年,对全县1345名村(社区)“两委”干部联审联查“回头看”,对28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落实“四个一”整顿措施和“六个一”工作要求,逐村抓好整顿,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长效常治

打击涉黑涉恶违法犯罪,既要立足当前,也应着眼长远。加大源头治理力度,才能从根本上遏制黑恶势力滋生蔓延。

一年打击遏制、两年深挖根治、三年长效常治。英山建立长效常治机制开展扫黑除恶,已经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共识。围绕依法严惩、铲除土壤、人民满意,英山积极探索扫黑除恶工作机制常转、工作平台常在、各方责任常立的长效机制,实现扫黑除恶常态化。

建立常态化长效机制。收官不收兵,继续保留县、乡两级及重点部门单位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保持专人专班负责日常工作,实现扫黑除恶常态化运行。

建立依法严惩长效机制。将纪检监察机关、政法机关、行业主管部门协同联动机制和线索核查、案件会商、提前介入、提级管辖、异地侦办等成熟经验做法确立为常态化工作举措,出台长效性、规范性的打击黑恶违法犯罪的综合防控措施和办法。

建立行业监管长效机制。注重“边治边改边建”,开展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推动重点行业部门建立了一批市场准入、规范管理、日常监督、动态监控的长效机制。

建立考核评价长效机制。强化扫黑除恶日常工作情况检查督办,将结果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建设)工作考核重要依据。坚持以“人民满意”为第一标准,通过明察暗访、第三方评估等办法,建立以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导向的常态化评价体系。

利剑出鞘保安宁,综合治理出成效。全县多措并举,整体发力,增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社会影响力。坚持做到“勿以恶小而不为”,除恶务尽,黑恶势力嚣张气焰得到沉重打击,专项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18年,广泛宣传发动,打赢了扫黑除恶人民战争;2019年,实施“纵深掘进”,打赢了扫黑除恶阵地战;2020年,开展“六清行动”,打赢了扫黑除恶收官战。全面实现了线索清仓、逃犯清零、案件清结、黑财清底、伞网清除、行业清源,夺取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面胜利!

树德务滋、除恶务尽。长期进行聚众滋事、垄断经营、敲诈勒索、开设赌场……一批老百姓敢怒不敢言、在当地横行多年的黑恶势力成了“阶下囚”,黑恶势力嚣张气焰得到沉重打击。黄赌毒、电信诈骗、传销、拐卖、涉枪涉爆等违法犯罪、涉众型经济犯罪等问题得到了有效整治,治安状况持续好转,人民群众拍手叫好。老百姓安全感、获得感、满意度大幅提升。

【责任编辑:荆楚网二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