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复阳”一直是民众高度关注的话题。新冠患者为何会“复阳”?“复阳”的概率是多少?“核酸阳性”是不是意味着“有传染性”?针对民众关切的热点问题,权威专家和业内人士进行了详尽的解读。专家表示,活病毒、死病毒、病毒片段的检测都会显示核酸呈阳性,“核酸阳性”并不一定意味着“有传染性”。
截至到目前为止,全国至少有7地通报新冠患者“复阳”病例,病例数近40例。
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表示,武汉有一批常阳,检测了18次都是阳性,最后做病毒培养,都是死病毒,病毒的碎片。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曾指出,所谓的“复阳”,大多数应该是核酸片段而不是病毒本身,目前看来“复阳”病人没有传染性。
即便如此,各地对“复阳”现象十分重视。针对经上海入境的病例疑似在上海治愈出院后“复阳”,上海市卫健委称,对本地治愈的病例进行持续追踪和定期随访。
专家称,绝大部分“复阳”患者没有呼吸道和发烧等临床症状。但发现有“复阳”患者,首先应重新隔离、复查,待隔离14天期满核酸转阴性后再出院。随着科学家们对新冠病毒研究的逐步深入和治疗手段的提升,现阶段无论是治愈出院标准还是出院后续跟踪,更科学精准更到位,新冠患者“复阳”是小概率事件,民众无需过度恐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