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政务资讯

松滋市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实践

发布时间:2021年02月05日14:22 来源: 荆州市应急管理局

(通讯员 华美瑜 别小年)近日,荆州松滋市应急管理局不等不靠、主动作为,推动以市政府名义出台《关于加强全市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打造了矿山、水上、森林消防、危化、地灾(地震)、防汛抗旱6支救援队伍,及时回答了队伍如何建、平时怎么练、应急如何用的问题,初步构建了“多灾种、全天候、大应急、大救援”应急管理格局。

顺应改革需求,直面问题主动谋

松滋市有森林104万亩、内河数10条、水库60座、非煤矿山31座、危化生产经营单位112家、地灾隐患点175处,是荆州市灾种最齐全、行业门类最复杂的地区。松滋市地理位置特殊,与7个外省市接壤,每天过境货车达到500多台,既有平原也有高山,既有水域也有森林,应急救援任务繁重,而松滋市除消防救援大队之外,全市无一专业救援队伍,急需多支与救援任务相适应的应急救援队伍。

根据近些年事故数据分析,松滋市水上、森林、道路事故占比92%,此类事故应急救援需要专业力量,单一的消防力量难以满足现实需求。2019年5月,松滋市沙道观镇5名学生溺水,既无专业力量使用,更无专业装备救援,群众痛在心头,党委政府急在心头。痛定思痛、深刻反思,松滋党委政府认识到建立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紧迫性、必要性。

同时,机构改革后,应急救援成为应急管理部门的三大主业之一,建设应急救援队伍是各部门的职责所在,也是凸显改革成效的重要举措。《意见》正是松滋市委、市政府书写的“改革答卷”。

打破发展瓶颈,加强统筹积极建

由市政府领导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召开专题会议,细化《意见》落实方案,并多次以督查办、安委办名义进行工作督办,切实把分散在各部门的政策、力量拧成一股绳。与市武装部协作,依托民兵力量,组建1000余人的防汛抗旱救援队,每年汛前分批次组织应急救援培训,充分发挥民兵“战时应战、急时应急”作用。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联合组建地灾(地震)应急救援队,明确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和专家组,制定专项应急预案并加强推演。市公安局、交通运输局负责应急救援队伍执行任务时,保障车辆快速、免费通行。

《意见》明确,市直单位、乡镇(街道)、企业结合自身特点,分别成立专兼职的应急救援队伍,作为全市应急救援力量中的预备队,建立管理台账,并选派骨干力量参加相应的集中训练。通过广泛的考察调研,松滋市与市游泳协会、宏武救援公司、松滋保安服务总公司分别签订协议成立水上、矿山、森林消防救援队,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培训,在协会、公司现有的条件和基础上,为他们提供训练场地,做到规范化、经常化管理。以工业园区现有消防站为基础,将所有化工企业的技术、应急人员整合成立危化救援队,实现分散工作、联动应急。通过签订协议、整合编组、资金扶持等方式,让碎片化社会力量模块化,分布式专业队伍集中化,使拥有专业技能的社会力量“为我所用”。

市本级累计投入400万元采购救援装备、机械,同时,列出乡镇(街道)应急救援物资、设备储备清单,与各个机械设备公司签订储备协议,由市财政每年给予两三万元经费保障,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在签约公司参与招投标时给予加分奖励。新建一个危化企业事故救援模拟训练场,实现逼真实训。与应急救援装备生产企业松滋先行汽车签订储备协议,做到随用随调。确保训练时实装上场,救援时实装支持。

完善保障机制,提升能力常态用

如何让队伍有持久生命力,是建队之后的核心问题。为此,松滋市先从抓经费保障做起,探索了“1+1+1”的模式,即每支应急救援队伍在成立初,由市财政给予三至五万元经费,用于培训、统一服装、添置救援器材等,之后每年财政再列支一定经费用于设备维修及其他保障。再鼓励企业出资、爱心人士捐资,辖区危化企业和矿山企业就自愿承担了所属两个专业队伍的相关经费。动员队伍结合专业实际自筹,如水上救援队在洈水风景区开展水上节目表演,将演出收入作为应急救援队伍经费来源之一,实现了经济收入和训练水平的双提升同促进。还可以利用民兵训练已有经费,每年汛前分批次组织应急救援培训。

队伍建起来,必须常态化训练,保持战斗姿态。松滋市按照“季度小型演练、年度综合演练、特殊时期随时演练”思路,采取与消防救援大队共训共练方式,制定年度训练计划,定期组织各应急救援队伍开展演练活动,还成立32人的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专家库,加强应急救援演练技术指导,提高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实战能力。2019年松滋市组织防汛抗旱救援队,在内河防汛压力最大的沙道观镇开展演练,展示了如何巡堤、处置管涌及涨水等。2020年,在全市防汛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沙道观镇、村专班利用所学所练,及时化解了二十多处小险情,未发生一处大险情。积极参与省、市各项技能比赛,2020年松滋市森林消防救援队在全省第一届森林消防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团体总分第4名。

队伍成立之后,松滋坚持“养兵千日用兵千日”的思路,先后6次组织参与抢救群众溺水、90多次处理群众呼救等小事件,在疫情防控、防汛抗旱、安全事故等难度系数大的突发事件,各应急救援队伍都积极参与,并凭借专业的救援能力、快速的处置能力获得干部群众认可。市公安局主动将“110”报警与市应急管理局对接,把难以解决的救援事件交予各应急救援队伍处置。截至目前,各应急救援队伍开展救援百余起,无一队员伤亡,无一群众差评,基本实现“能打仗、打胜仗”目标。


【责任编辑:张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