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多次强调战胜疫情离不开科技支撑,要综合多学科力量加快科研攻关,拿出切实管用的研究成果。中央广电总台和科技部联合摄制两集纪录片《科学战“疫”》,近日在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时段播出。这是我国首部从科学视角关注新冠疫情主题的纪录片,第一次揭秘抗疫背后的科研战线,充分展示科研攻关为战“疫”提供的强大支撑。片子播出后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对于科学普及、明辨是非、提振抗疫信心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立意深邃,全景式记录科研攻关
中国为什么能在较短时间内拿出如此多有用的抗疫科技成果?在众说纷纭的国际舆论场,如何让作品既能直击人心,又能清晰呈现全局?该片强调“小视角关注大历史”,以中国科技力量如何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支撑为主线;聚焦科研攻关五大主攻方向,包括临床救治和药物、疫苗研发、检测技术和产品、病毒病原学和流行病学、动物模型构建;挖掘科学决策背后依据、产学研审协同作战、科研人员拼搏奉献、积极科普引导舆论等生动故事,展现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中的科学精神、科研力量、攻关效率。第一集《尽锐出战》,围绕着遭受新冠病毒侵袭的人,讲科研能为他们提供什么帮助。比如病毒学家为什么能在很短时间内找出疾病元凶;在全世界都没有特效药的时候,中国怎么去寻找诊疗方案;对于不慎感染病毒的患者,如何帮助他们更好回归生活;对于未知的新发突发疫情,如何持续研究……这些都离不开科学思想以及秉持科学思想的人。第二集《济世有方》,把视线投向未感染新冠、但深受疫情影响的大多数人,他们也是科学战“疫”的见证者、参与者。疫苗、检测、科普……这些都是一年多来,发生在世人身边看得见、感受得到的。
如果说纪录片《同心战“疫”》是全景式展现中国抗疫的影像史,那么这部纪录片旨在书写中国的科技战“疫”史,它让我们看到了轰轰烈烈的抗疫主战场外的另一个隐蔽战场,帮助广大受众深入了解到我国面对突发疫情紧迫形势下的科研攻关。有网民评论,“专业技术人员在背后做了那么多、介入那么早,也是看了这节目才知道,谢谢科技人员”“中国力量、中国速度”“咱们的制度真的太好了”。
二、守正创新,科普化引领主流舆论
中国科研对于世界抗疫的贡献,其中非常突出的有早期确定病原、分享基因组序列,在全球率先研发出疫苗产品,治疗方案、药物等与全球同行共享,为新冠检测提供高通量、快速的解决方案等。为了将这些科学道理讲得通俗易懂,节目做了很多直观的视觉设计。首先是大量使用微观镜头,编导、摄像为了拍摄这类画面,在自搭建的无反光盒子、黑布景棚内一待就是一天。而这样设计的原因在于病毒本身就是微观世界的存在,虽然不能为肉眼所见,但微观视角更有助于贴近性。而这一鲜明的视觉感受也有别于其他抗疫主题纪录片。其次是借助二维、三维、虚拟现实等动画手段,科学、客观地揭示病毒特性、传播机制、疫苗作用机理、检测技术原理,以及为什么要接种疫苗等。节目在色调设计上,以灰蓝调为主。灰色调增加了受众对病毒在真实世界存在的客观感受,而蓝色的加入,意在提升这些元素的科技感。片中每一段动画的使用,都旨在表达主题。比如,用一根注射器表达人体遭遇新冠病毒后可能出现的临床进展等级,从无感染到重症、甚至死亡,再用不同颜色表示接种疫苗的作用。这些都让受众更清晰了解到接种疫苗后,即使不幸感染了,可能只是感冒症状,不至于危及生命。
三、言近旨远,国际化讲述中国战疫
事实胜于雄辩。节目开篇即详细讲述了疫情初期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等单位确定病原、向全球分享基因组序列的过程。这是身处舆论风口浪尖的武汉病毒所病原鉴定团队首次接受专题采访,石正丽等病毒学家、研究员、实验师等一线工作人员、首先提出将肺泡灌洗液样本送往病毒所研究的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等一批当事人详述事件经过。节目抓住关键的时间点,比如“紧张的跨年研究获得跨越性认知”,表明事件真实发生的细节;又适当引入其他冠状病毒鉴定的过程,表明“即使到了21世纪,病毒研究仍不是件简单的事情”;而中科院武汉病毒所等研究机构之所以能快速、准确得出初步结论,原因在于我国科研人员“十几年研究的积累”、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保证研究安全进行以及这些年来我国科技实力的整体提升。节目采访翔实、证据有力,生动展现了中国科研力量对于世界认知疫情的贡献,以科学对伪科学,有效驳斥了美西方所谓“病毒来自实验室”等无理之词,捍卫了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有力回击了美西方在病毒溯源问题上污名化中国的荒谬论调。
新冠疫情是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难题。节目将疫苗研究放入国际化视野中,用中国疫苗到境外进行Ⅲ期临床试验的生动事例表达中国疫苗团队正在为人类抗疫所作努力。青山一道,风雨同担。面对全球疫情肆虐,中国打造出强大的疫苗梯队,又秉持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推动疫苗成为全球公共产品。
当前,全球疫情上升迅速,疫情输入风险加大。近期,多地机场、口岸、定点医院陆续出现境外输入关联病例,并造成一定范围扩散。全国现有中高风险地区为常态化防控以来最多。疫情防控压力陡增,要求我们必须加强科学防疫,加快推进最大范围疫苗接种,尽快形成免疫屏障。主流媒体要切实履行责任担当,坚持用作品讲述中国故事,用事实传播中国声音,为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为进一步凝聚举国同心力量,为最终战胜疫情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唐经刚)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