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宜昌9月9日电 (邹曼璐)据三峡大学9月9日消息,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于2007年10月10日发现的、国际编号为216319号的小行星,已获国际小行星委员会(CSBN)批准,正式命名为“三峡大学星”(英文名:San Xia),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于2021年9月在《小天体命名公报》中正式发布。
“三峡大学星”周期为4.23年,轨道半长轴为2.6倍日地距离,轨道倾角15.9度。三峡大学于2018年6月向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提交申请,同年9月,紫金山天文台向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正式推荐,今年获得正式批准。
三峡大学位于湖北省宜昌市,是水利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近年来,该校在天文学领域进行了积极探索,研究团队在自行测量、天文图像处理、宽距双星、银河系结构与演化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并于2018年与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合作成立“三峡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研究中心”,在联合培养天文与相关学科研究生,互聘专业人员,天文前沿研究等方面积极开展活动。
据了解,小行星是目前各类天体中唯一可以根据发现者意愿进行提名,并经国际组织审核批准从而得到国际公认的天体。由于小行星命名的唯一性和永久不可更改性,一般只授予对经济、社会、天文等事业作出过重大贡献的单位或个人。(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