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综合新闻

探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土家摆手舞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17日08:30 来源: 中国新闻网

【解说】摆手舞是土家族古老的传统舞蹈,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源于湖北省来凤县百福司镇。流传在鄂、湘、渝、黔交界的酉水河和乌江流域,有“东方迪斯科”之称。

【解说】近日,记者来到位于湖北省来凤县百福司镇的茶堰坪摆手堂内,随着摆手舞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彭承金一声呐喊,鼓点落下,铜锣响起,30余身着土家族传统服饰的村民围成一圈,跳起原生态摆手舞。

【现场】

【同期】摆手舞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彭承金

人人都可以学会,不管是老也好少也好,我现在就是要到全世界都知道,我们中国有个摆手舞。

【解说】据了解,原生态的摆手舞由农耕活动变化而来,脚手同边舞动,屈膝下沉,刚劲有力。摆手舞特色浓郁,粗犷有力,有单摆、双摆、回旋摆、老鹰展翅等动作。每逢佳节,或迎接宾客时,土家人常借歌舞表达喜悦。

【同期】百福司镇桂林书院社区居委委员 邓凤英

这个摆手舞就是我们土家人平常就是生活劳动的场景,比如插秧、纺棉花、掸灰尘就是在劳动中演变的这个舞蹈。我们这个摆手舞同边手同边脚,土家人都说三天不跳摆手舞,就是心里发慌,就是非常喜欢这个舞蹈。

【解说】近年来,土家族摆手舞逐渐走向全国,走向海外。曾多次受邀到澳大利亚、泰国等国家和地区进行过文化交流演出。

【同期】百福司镇桂林书院社区居委委员 邓凤英

有墨西哥的(游客),还有澳大利亚的(游客),有加拿大的(游客),跟着我们学很感兴趣。说我们这个是东方迪斯科,但是他们跳不好,他们同边手同边脚,他们跳不好。

【同期】百福司镇舍米湖村支部书记 彭南清

(我们这边)学校的老师许多也是摆手舞的传承人,把我们(的摆手舞)传到了我们来凤全县,也传到了三省边区,其实我们(百福司镇)舍米湖的摆手舞也走出了国门。我相信我们的摆手舞将会一代接着一代的传下去,要打造我们土家族文化的品牌。

郑子颜 周星亮 李小龙 湖北恩施报道

【责任编辑:杨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