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武汉12月17日电 (武一力)“珠还合浦 历劫重光——《永乐大典》的回归和再造”湖北巡展近日在武汉开幕,3册《永乐大典》嘉靖副本亮相湖北省图书馆。
据介绍,《永乐大典》成书于明成祖朱棣永乐年间,由谢缙、姚广孝等人编纂;重抄于明嘉靖末期,共11095册,22877卷,3.7亿余字。嘉靖副本现存世400多册,国家图书馆共收藏有224册,另有100多册收藏于世界上8个国家。此次展览的3册《永乐大典》嘉靖副本是首次离开国家图书馆在外展出。
记者17日在湖北省图书馆看到,不少市民通过线上预约,慕名观展。3册《永乐大典》嘉靖副本摆放在恒温恒湿的玻璃展柜中,即便已有五六百年历史,但仍墨色如新,纸张坚韧,笔迹端庄有力。《永乐大典》开本宏大,单册高50.3厘米,宽30厘米。
湖北省图书馆古籍与地方文献部工作人员马志立介绍,《永乐大典》汇集了上至先秦,下至明永乐年间的图书七八千种,集合“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是古代规模最大的类书。《永乐大典》与一般类书有所不同,并非一部面向普通百姓的书籍。而以《四库全书》为例的类书,鼓励书商、官员、民间学子等传抄、流传。
据了解,《永乐大典》与湖北有着深厚的渊源。成长于湖广安陆府(今钟祥市)的明嘉靖皇帝,于嘉靖四十一年下令重录《永乐大典》,其中有关湖北历史资料、地理状况、风土人情、医学科技、诗文骚赋的记载比比皆是。
“《永乐大典》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记录了华夏民族的历史发展,让我们知道根之所在。”今年69岁的田晓松观展后说。
本次巡展由国家图书馆、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湖北省图书馆、湖北省博物馆承办,展期1个月。该展览预约火爆,湖北省图书馆已将每天限流300人调整至800人。(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