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锚定年营收千亿元,金澳油品项目建设提速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23日19:38 来源: 潜江日报

金澳科技特大桥正在架设最后11孔22片梁。(本报特约记者 田永祥 摄)

江汉油田退休职工来到拖船埠村网红桥。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宋效忠 通讯员 彭宣涛 陈苗

1000多亩的土地上,焊花飞溅,钢结构管架林立,258.7公里长的管道回环。

这里是金澳科技(湖北)化工有限公司油品升级深加工系列项目建设现场。作为一家全国500强企业,金澳科技年营收达400多亿元。“该系列项目建成后,公司销售收入预计将增加300亿元。”金澳科技(湖北)化工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轮值总裁肖生强表示,预计到十四五末,集团年营收可望冲过千亿元大关。

1700多台大型设备陆续安装

“不算反应器等设备,工地上的钢管道就有4万吨重。”11月26日,肖生强带着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来到工地。他介绍,该公司油品升级深加工系列项目总投资60多亿元,包含连续重整、异辛烷、硫磺回收及配套的储油罐区、收发油平台等公辅设施。目前,硫磺回收装置已经完工,预计项目明年5月底建成投产。

眼前,吊车高耸,轻舒臂膀。“这台吊车有百米高,可吊装400吨重物。这根高近百米的烟囱,吊车一步吊装到位。”肖生强告诉记者,中国石化六建公司、中国石油六建公司正在现场作业。一次可吊装千吨重的吊车将于12月20日入场,主要吊装高98米的重整反应器。

这种反应器重613吨,堪称庞然大物。除重整反应器外,该公司还将引进热高压分离器和加氢精制反应器,均为超大型设备。“项目核心设备及催化剂均从国外进口,一台重整反应器中的催化剂价值1亿多元,含有贵重的铂金。”肖生强介绍,由于大型设备众多,千吨吊车将在工地上运行一个多月。

据了解,油品升级深加工项目共有大型设备1700多台,各类阀门9万多个,各类仪表约15万台,大小电缆近2000公里,储罐76台(总罐容60万立方米,单台最大罐容5万立方米)。项目投产后,生产线实现自动化控制,并选用先进的清洁生产工艺,可直接生产油品等级更高的国Ⅵ标准98号汽油,年加工原油能力将从现在的260万吨提升至350万吨。目前,公司只能生产92号、95号汽油。

“通过加氢等工艺,我们将生产98号汽油,其中的硫含量仅为5毫克/千克,大大低于国家标准。这将为减少碳排放作出积极贡献。”肖生强表示,除生产高等级油品,该项目还将生产芳烃和烯烃,为下游高端化工材料加工提供原料。

128公里长输油管道敷设收尾

作为潜江最大民营企业,金澳科技油品进出均依赖水陆运输。这是该企业发展遇到的最大瓶颈。与铁路运输、管道运输等方式相比,其安全性低、成本高、周期长、载量小。

为破解这一瓶颈,金澳科技于2019年1月启动货运铁路专线建设。记者现场看到,工人们正在厂区铺设砂石,为轨道筑基。厂区附近,金澳科技特大桥正在架设最后11孔22片梁。等到22片梁架好,货运铁路专线即可启动铺轨。

该专线全长5.16公里,总投资约4.8亿元。自潜江货运北站引出,向西跨汉南河,向南沿百里长渠东侧,到达金澳科技厂区西侧装卸站。“预计专线将于明年一二季度投入运行,建成后近期到发运量220万吨/年,远期540万吨/年。”

与此同时,金澳科技监利至潜江输油管道正在加紧建设。“这就是准备敷设的管道。”工作人员现场指着一垛钢管告诉记者,预计近两个月内全部输油管道敷设完成,明年底可启用。

该管道长128公里、总投资10亿元,去年10月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经长江运抵监利市白螺镇长江码头的原油,可经输油管道直达位于潜江的金澳科技厂区。

货运铁路专线和输油管道建成后,将为金澳科技冲刺“千亿企业”扫清物流障碍。

潜江“清单化”

为金澳科技解难

湖北日报讯(记者 宋效忠)“我们每月开一次现场办公会,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难题。”12月8日,潜江市委负责人来到金澳科技项目建设现场。该市成立了支持金澳科技发展办公室,制订任务清单,积极帮助企业解难。

最近的一份任务清单上共列有12个项目,每个项目都写明进展情况、责任单位、完成时间。“配合金澳科技项目建设,仅解决电力线路迁改,市政府就投入逾5000万元。”潜江市经信局局长王舒伟告诉记者,新建的110千伏许台至金澳科技供电线路,原计划今年底启动许台变电站扩容。因为跟不上金澳科技项目进度,该市经信部门上月协调荆州市经信局商荆州供电公司,提前启动该变电站扩容。

“我们的项目建设,曾因两套房屋拆迁受阻停滞。潜江市高新区负责人现场调度,区直相关部门全程参与,村居领导主动领责,很快将多年拆不掉的老大难问题化解。”肖生强介绍。

7年前,金澳科技就有建输油管道的想法。但因为涉及到大资金投入、跨区域协调、多项审批等原因,项目迟迟未能落地。2019年,潜江市委市政府决定,以国有资本为主导,跨越潜江、监利两个行政区,为企业修建输油管道。潜江市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与金澳科技合资成立管道公司,按照国资监管相关规定,潜江高新投占股70%,主导推进管道项目。

为争取监利市的最大支持,潜江决定管道公司在监利注册,税收全部上缴监利。两市还商定:管道建成后,金澳科技产生的新增税收,由潜江、监利按照5∶5比例分成。

国有资本为民企建输油管,由此推动金澳科技监利至潜江输油管道项目开工。

潜江良好的营商环境,促成金澳科技又一投资项目落户——今年初,该公司与潜江市政府签约,计划投资60亿元,建设占地2000亩的高端新型化工材料产业园区。

拖船埠古街 重现勃勃生机

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宋效忠 通讯员 王顺娟

红五军军部旧址旁建起了网红桥!这里是贺龙、钱瑛战斗过的拖船埠村。

“哈哈哈——”江汉油田退休职工方敏琴等一行,12月1日慕名来到该村,在网红桥上拍照,发出愉快的笑声。

此前,拖船埠村古街老屋破败,杂草丛生。今年5月,该村纳入全省红色美丽村庄试点,村容村貌迅速蝶变。

古街存有多处红色旧址

拖船埠属潜江市渔洋镇,位于潜江、仙桃、监利三市交界处,全村1060人,有着1300余年的历史。此地四面环水、地势独特,因古时是荆州到汉口水运必经之地,商贾众多,贸易繁荣,每到冬季有很多船只在此上岸,维修保养,故得名拖船埠。

去年底,人们走进拖船埠古街,脚下是一条青石板路。路的两旁,青砖房破败,老戏台只有残垣。

“有的房子墙壁垮塌,有的屋顶瓦都快掉了。”忆及当时场景,老党员朱从庆介绍,原来进村路只有2.5米宽,村头的广场上有3个大水坑。广场上杂草丛生,后面的运粮河里到处是垃圾。

沿着古街往前走,眼前可见红五军军部旧址、红六军七师师部旧址、湘鄂西潜江县苏维埃政府红军油厂旧址。

潜江市文旅局局长程伦嵩介绍,在拖船埠,潜江第一个党小组1924年冬成立,国家监察部第一任部长钱瑛曾浴血战斗过,331名烈士献出宝贵生命。

党建引领美丽村庄试点

2019年村两委换届后,着手建设红色基地。2021年5月,拖船埠村被省委组织部纳入全省红色美丽村庄试点。烈士纪念广场、古街改造修复、村庄环境整治、水系连通工程一环接着一环。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拖船埠村建设,整合12个部门资金,投入4000多万元。”村党支部书记徐碧荣介绍,墓地搬迁和房屋拆迁是建设中的难题。该村以党建为引领,在项目建设中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迄今共拆迁近百处建筑,回收13处老房子,搬迁529个墓地。

过去,不少村民门口设有占地十个平方米的院子,院墙和雨棚形式不一,十分难看。今年上半年,村里着手拆除。菜园、厕所、杂树都在院墙内,拆墙面临较大阻力。村组党员干部及其亲属带头拆墙,如今,70多户人家门口的院墙和雨棚,一个不剩。

红五军军部旧址前原来有处老房子,房主人远在东北。“为将其拆除,今年上半年,朱从庆两次去东北做工作。第二次他随镇里一位干部前往。房主人的先祖曾为革命事业作贡献。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结果,房主人无偿捐献了这套房子。”徐碧荣说。

该村村民、预备党员孙涛,200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为古街没落心痛,去年9月他放弃央企工作,回到家乡创业。孙涛第一个答应迁走亲戚的墓地。24烈士就义处在他家承包田里,他主动捐出这块地,在原地建起纪念设施。党员邹华雄也捐赠宅基地300多平方米。

党员干部带头,群众纷纷跟上。村民们有的捐坛子,有的捐罐子,有的则把房屋免费提供给村里使用。刘中桥捐出宅基地140多平方米,在外经商的刘世清把房子使用权捐出来用于布展。

游人纷纷前来打卡

12月1日,阳光明媚,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来到拖船埠村,眼前一片勃勃生机。

进村路拓宽一倍多,达到五六米宽。走过宽敞的烈士纪念广场,走上运粮河上的网红桥,方敏琴表示,“既接受了革命传统教育,又收获了快乐!”

来到古街,两旁的老屋挂着各色店铺的牌子。铁匠铺、榨油厂、酒坊、渔行、修船铺、银铺、杂货铺——让人目不暇给。

“过去不少房屋快垮了。通过修旧如旧、立面改造,这些房子焕发第二春。”孙涛告诉记者,前来参观的有渔洋镇新当选的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拖船埠刚对外开放时,有时一天要接待上千人,现在平均一天约接待100人。

孙涛回乡后,种了6亩生姜,开了农家乐餐馆。近3个多月来,农家乐毛收入10多万元。

“下一步,该村将建设钱瑛纪念馆、小南海湿地公园,发展民宿、采摘园、亲子乐园等旅游项目,着力打造红色教育基地、生态科普基地、拓展训练基地、乡村旅游基地,让游客享受沉浸式体验,全力推进红色美丽村庄向旅游乡村发展。”渔洋镇党委书记王桂华说。

【责任编辑:鲁伟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