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我为群众办实事

【我为群众办实事】郧阳“114”工作模式显著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质效

发布时间:2022年04月08日10:22 来源: 荆楚网

专栏海报.jpg.jpg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王先觉 董甲伟)近年来,郧阳区探索形成“平安郧阳365”平安建设品牌,创新推进“114”工作模式,基层社会治理质效显著提升。2021年,郧阳区获评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湖北省平安建设先进集体、湖北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单位、十堰市平安建设优胜责任区,人民群众安全感达99.15%,全省排第20名,矛盾纠纷调处成效80.4%,全省排第5名。

党建引领,建强一支队伍。建立一支党建引领下的基层社会治理队伍。把基层社会治理同基层党建结合起来,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创新推进“平安郧阳365”村(社区)治理模式。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推进党务、村务、医务、警务、服务“五务合一”,深入开展“户户走、行行查、保平安、促发展”活动。2021年,全区“三员三长”队伍累计走访群众18万余人次,排查矛盾纠纷1837件,化解1775件,为群众解决问题8660余件。

整合资源,做优一个平台。坚持党建引领,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夯实区、镇、村社会治理平台,畅通信访渠道,给人民群众一个“说事儿”的地方,让群众“说事有人听、遇事有人管、难事有人帮”。成立区、乡镇、村(社区)三级社会治理中心。区级社会治理中心融合纪委、公安、检察、法院、信访、司法、城市管理等部门资源集中办公,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乡镇社会治理中心,设置群众接待室、社会治理多功能室、智慧指挥室,各功能室均接入“雪亮工程”公共视频、微视频,实现信息互联互通。村(社区)社会治理工作室,按照“一室一厅”标准,设置村部党员群众服务大厅和村(社区)警务室,方便群众办事说事理事。

找准切口,推行四项机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眼信访矛盾纠纷化解过程中的短板和不足,积极创新完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努力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推行“接诉即办”工作机制,全面推行“1415”工作法,每一份诉件由乡镇(部门)主要领导第一时间签批意见,1日内转交办到位、4日内作出受理告知、15日内办结答复;推行“上下”联动工作机制,区、镇、村三级上下互动,运用人民、行政、司法调解,将风险、矛盾纠纷处理、化解到位;推行“信访代办”工作机制,一个信访事项由一名领导牵头,全程代办,降低群众信访成本;推行“五治融合”工作机制,坚持政治引领,建强基层战斗堡垒。筑牢法治保障,推进律师进村(社区),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注重德治教化,村村建立“爱心超市”,用积分兑换实物,实现柔性治理。夯实自治基础,制订村规民约。强化智治支撑,加快推进智慧小区建设。

征稿启事:荆楚网(湖北日报网)“我为群众办实事”专栏将持续对通过《荆楚问政》《民生热线》平台办好实事的典型案例进行采访报道。同时,欢迎百姓将遇到的“急难愁盼”问题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意见建议,留言告诉我们,也欢迎全省各地单位将为群众办实事的具体实践、切实举措,分享给我们。我们将通过此专栏,当好党心民意连心桥,展示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典型案例。

投稿邮箱:2815433597@qq.com   咨询电话:027—88567717


【责任编辑:王舒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