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谷一小校长王萍和孩子们在一起。
校长名片
王萍,湖北省优秀教师,武汉市学科带头人,武汉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武汉市优秀教师,东湖高新区“十大名师”。
□ 武汉市光谷第一小学校长 王萍
一个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好的校长除了在品德、学识、能力上达到一种境界之外,更重要的还在于“要用整个的心去做整个的校长”。在光谷一小,我们遵循陶行知先生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做真人”的教育思想,秉承“真人教育”的办学理念,同时融入时代气息和光谷特色,提出了“光耀每一个儿童”的教育愿景,努力办一所守初心、显品位、受尊敬、有影响的一流学校。
■ 球赛连着你我他
让阳光洒向每一个孩子
成长是什么?是校园、社会生活所经历的人、事、物、境乃至关系,构成了一个人成长的所有。让阳光洒向每一个孩子是教育之爱,教育之责任,更是教育之公平。
午饭后,楼梯拐角处。一个五年级女生在哭,从抽泣的样子不难看出她很伤心,同学们正在劝说。我问明原因,原来是足球宝贝选拔没选上!我想当然地大包大揽:“和队长说说,加一个吧!”谁知队长正在旁听,说:“校长,不行,我们的队形只有9个人!”我正想办法,哭泣的女生说话了:“我不参加也行,但队长选得不公平!她只选了和她关系好的。”看来双方都有自己的立场,于是我找来班主任老师通过班会来协商解决。我们确立了四步解决思路:一是点赞付出——老师高度肯定,同学们互相点赞为班级足球比赛所做的努力,不分力量或分工大小;二是讨论意义——代表班级展示的到底是什么?怎样看待精神风采和比赛成绩,怎样激发同学的积极性和热情;三是制定规则——班级任何活动或工作的最高原则,人人机会平等,选拔过程公正;四是灵活解题——或增加队员修改编排,或调整分工增加岗位。这是一个真实的问题产生、教育发生的过程。
我们发现教育的影响或效果已经超越了解决问题的层面。孩子们经历了彼此欣赏、互相鼓励,增强了班级凝聚力,讨论了活动的意义和价值,形成较高的认识和态度,甚至直接触及到集体活动的核心价值公平公正问题。我不由感叹:学校何处不课堂,何时不教育?
我们也在思考:活动组织的目的为了谁?对象是部分还是全体?参与者能有何体验或感受?张艺谋导演在很多年前为中国教育贡献了一句话“一个也不能少”,在今天教育公平、优质均衡的大背景下,仍闪闪发光,熠熠生辉!在光谷一小,我们的校园主题活动演诵节、迎新会、校园足球文化节、歌唱节等,人人参加,个个登台。赛场、舞台、运动场都是课堂,哭笑都是成长。
■ 做好“加减法”
让每一个孩子的生命溢彩流香
学校生活更多发生在课堂。课堂学习生活质量不仅是学习质量,更是校园生活质量。“双减”以来,我们着眼减负增效,主动探索创新教育教学模式,通过主题课程、社团活动、实践作业等多种途径践行光谷一小谷粒成长计划,着力培养具有“中国心、健美身、聪明脑、灵巧手、全球眼”的一小少年。
与学校“真人教育”文化一脉相承,我们积极探索“行知课堂”,力求最大密度地关注,最大程度地帮助,最大限度地发展,让每一天、每一节的课堂学习真实高效地发生。
在教育信息化水平越来越高的背景下,我们借助光谷企业研发技术,引进课堂教学分析系统,为孩子的学习准确地评估、干预或影响,实现高质量教学。我们通过学生学习行为数据、课堂参与度数据、S-T图的数据和教师评课的数据,一是对学生课堂行为进行分析和干预:分析学习趋势,分析形成原因,采取有效教学调整或积极干预。二是针对教师课堂行为的分析和干预:调整教学内容,优选教学策略,掌握课堂教学的效度。大数据让教学更精准,让学习可见。
我和我的团队一直都在思考:怎么减才能“减量不减质”?我们在“作业”上做加减法,在主题教研上做文章。先试点,再推广。特别是在作业设计上,做出了很多亮点,比如体育作业——亲子跳短绳,从学生完成家长监督,变成了学生家长相互监督完成,将体育家庭作业功效发挥到最大化;英语作业——用英语翻译中国古诗,用英语制作简易的中国四大名著卷轴等,孩子们非常喜欢,作业被作为首批优秀示范进行全区推广。双减,其实就是多和少的问题。课堂上学生多思考、老师少填鸭;多关注习惯、少关注分数;多在备课上下功夫、少搞题海战术,把课堂还给学生,真正落实行知课堂。
“双减”以来,我们在全面开足开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同时,还着力于让每位学生在学习中发挥学习的主体性,挖掘自身最大潜力,在求真、民主、合作、愉悦的良好学习氛围中获得能力的提升和身心的全面发展。我们从学科能力拓展、优秀文化传承、多元智能发展及创新创造提升等方面,丰富“谷粒”课程,开设了总计42类丰富课程,满足学生多样化成长需求。如“非洲鼓”“竖笛演奏”等体艺课程;“国文国风戏剧社”“节气日记”等传统课程;“机甲大师”“智能机器人”等科创课程;“走读武汉”“美丽大自然”等实践课程,做好“减负”的关键内核。
■ 在这片热土里播种希望
让每一个孩子成为“光二代”
光谷是一片创业、创造、创新的热土,“光一代”创业“中国光谷”,“光二代”要创造“世界光谷”“天下谷”。因此我们开发课程、搭建平台,发掘每一个孩子身上的光谷DNA。
王新童就是这样一位“光二代”。线下的她是508班一名普通学生,线上她是坐拥250万粉丝、视频点击量高达1900万的小主播“鹿眸”。在无数以日漫为主题的账号里,她凭借鲜明的主题和高水平的制作在平台中备受欢迎。在“光二代”的修炼之路上,我们学校搭建了很好的平台。王新童是布谷合唱团成员,是班级文学社社长,还是创客团队的骨干,她的创新创造能力在丰富的课程中得到锤炼。
“创新”是一小学生的核心能力,我们围绕信息技术、艺术创作、创客、3D打印、学科创享会等开发课程,来支持和助力学生综合发展。目前学校团队在世界机器人大赛中获得季军,国际机器人奥林匹克大赛多人获金奖,湖北省创客竞赛获一等奖,“光谷合伙人”编程大赛一小是历届获奖数量之首。
我们是“追光者”,也是光的传递者。“光耀每一个儿童”不是一句口号,而应是我们教育者所追求的一种境界、一个方向。让我们向着光的方向,出发!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