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医院专家为小朱做手术前准备。
临近高考,一名考生却查出心脏内有一枚巨大的“不定时炸弹”——心脏粘液瘤。更要命的是,因瘤体部分碎裂,肿瘤碎屑导致肺动脉发生急性栓塞。考生生命危在旦夕,太和医院胸心大血管外科紧急启动绿色通道,通过手术摘除粘液瘤,并取出了肺动脉栓塞物。术后考生恢复较好,如愿参加了高考。
■文、图/记者 曾雨 特约记者 王慧
18岁男孩心脏长瘤并发生破裂
“我想参加高考,不然我要再等一年……”5月24日,在太和医院胸心大血管外科病房,18岁的小朱(化姓)表达了他的心愿。一旁的父母则满脸愁容,心急如焚。
当天下午,小朱因胸闷、咳嗽一周来到太和医院,经检查发现其心脏右心室有巨大占位,可能是肿瘤。同时,右下肺动脉有广泛闭塞,考虑肿瘤破裂形成肺动脉栓塞。
尽管术前不能依靠穿刺对肿瘤定性,但经验丰富的专家判断小朱右心室肿瘤为粘液瘤。“这是一种最常见的心脏原发良性肿瘤,形似桑葚,质地像果冻,多发于左心室,会随着心脏的收缩和血液的流动而摆动,稍有不慎就会脱落并形成栓塞,十分危险。”太和医院胸心大血管外科主任张军介绍,小朱的粘液瘤罕见地位于心脏右心室,直径达8厘米,并发生了破裂,处理起来较为棘手。
同时,由于肿瘤破碎后碎片栓塞肺动脉,栓塞下游血管探查不清,手术能否顺利取出栓塞物?手术面临着多重不确定因素带来的风险。
虽如此,手术仍是挽救小朱性命的唯一办法。在了解手术风险后,小朱的父母一度陷入两难。但在小朱表达了强烈的高考意愿后,小朱的父母同意尽快手术。
医生用3个小时取出肿瘤和栓塞组织
经过各项检查,小朱身体无其他异样。在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后,5月27日,张军带领团队为小朱开展粘液瘤切除及肺动脉栓塞摘除术。
“术中可见粘液瘤几乎将整个右心室填满,并凸出了三尖瓣,与三尖瓣腱索交缠在一起。”张军介绍,由于肿瘤体型巨大,占据整个右心室,且根部长在右心室前壁的游离壁,位置靠下,他们选择将肿瘤分块取出。在手术室,医生抽丝剥茧,谨小慎微,丝毫不敢马虎。不能伤及心脏瓣膜,更不能损伤瓣膜下的腱索等组织。
在切除肿瘤后,张军紧接着处理右肺动脉栓塞。通过游离上腔静脉,让右肺动脉更好地显示出来,张军在右肺动脉取一个1厘米的切口,对栓塞物进行探查,发现肿瘤碎片卡在了右下肺动脉开口处,连带两个分支也被牢牢栓塞。随即,张军快速将栓塞组织完整取出,右肺动脉立刻通畅。
据了解,手术共用时3个小时。后经病检,结果证实为心脏粘液瘤,与医生当初的判断一致。
术后恢复较好,考生如愿参加高考
在手术结束后,张军第一时间向患者家属报平安。得知儿子手术很成功,小朱父母难掩激动之情,对医生连声感谢。
张军介绍,术后当晚,小朱就顺利脱离了呼吸机,在重症监护室(ICU)维持生命体征两天后,安返胸心大血管外科病房。术后心脏彩超、胸部 CT等检查,各方面检查结果都非常好。
经医生评定,小朱身体达到参加高考的条件,并于6月7日-9日如期参加了高考,后从太和医院平安出院。出院前,小朱及家属特地向医护人员送来一面写有“医术精湛传四方情系患者暖心房”的锦旗。
“心脏和身体其他部位一样也会长肿瘤,但发病率较低,大部分是良性肿瘤,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心脏粘液瘤。”张军表示,心脏粘液瘤早期并没有明显症状,随着肿瘤的不断长大,后期患者会出现胸闷、气短、乏力等症状。因此,当出现不明原因的胸闷气短时应引起重视,及时就医排除这类肿瘤的可能。
张军提醒,如确诊心脏粘液瘤,应尽早手术摘除,避免肿瘤恶变或突然堵塞房室瓣口引发猝死,或肿瘤碎屑脱落并发栓塞,危及生命。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