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网-十堰头条讯 通讯员 厉国辉 报道: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是推进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必由之路,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自我市2019年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以来,十堰市人民医院以全国文明单位的政治自觉,以争创“垃圾分类示范单位”为目标,因地制宜创新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细化工作方案,落实三个覆盖
该院对照市政府办《关于印发十堰市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达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制订了《十堰市人民医院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重点落实“三个覆盖”:
一是设施投放全覆盖。投入17万元建设垃圾中转站一个,并专设生活垃圾投放点;在全院80个科室94个点位共设置586个垃圾收集容器(“其他垃圾”收集容器269个、“可回收物”收集容器63个、“厨余垃圾”收集容器72个、“有害垃圾”收集容器48个)。
二是点位管控全覆盖。强化属地责任,明确各科室负责人为本科室、本辖区垃圾分类和管理第一责任人,从源头把好第一关。后勤保洁人员对各垃圾回收点位实行定点包干、定时清理、分类打包转运,确保院区环境卫生整洁。
三是宣传教育全覆盖。将生活垃圾分类纳入患者住院告知和员工应知应会培训内容,确保知晓率持续提升;在各病室张贴《生活垃圾分类入院告知书》1000份、有关标识800余张,在健康广场等公共区域安装垃圾分类宣传栏9块,全天候在院内网、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引导医患不断提高文明素养,积极主动重视并做好垃圾分类。
结合医院实际,实施三项创新
一是“N分”管理精准化。根据不同区域产生的垃圾种类,在医疗区、餐饮区、办公区分别实施“四分法”、“三分法”、“二分法”,在各投放点配齐分类垃圾桶和宣传标识,引导医务人员和病人精准投放。
二是信息赋能减量化。率先在全市医疗机构引进新型可降解型环保袋自助机11台,迄今领用总量近10万个,日均领取约400个,有效遏制了白色污染;鄂西北首家实施影像检查“云”胶片、电子病历、电子发票、电子号签,全院推行无纸化办公,远程监测职工餐厅、病人食堂“光盘行动”落实情况,大幅减少办公和生活垃圾。
三是闭环管控无害化。强力推进“光盘行动”,院内各食堂与东风(十堰)环保工程有限公司签订厨余垃圾回收处置协议,对所有厨余垃圾实行日清制度,从源头分类、中间运输、末端处置等环节实行 “一站式”闭环管理,真正做到了零排放、零污染和集约化、无害化,极大减轻了垃圾分类系统运行压力。
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1至5月医院共产生生活垃圾约585余吨,其中可回收物125余吨、其他垃圾418余吨、厨余垃圾42余吨、有害垃圾约0.05吨(废旧电池),其他垃圾较去年同时期的500余吨相比减少82吨,生活垃圾分类成效明显,绿色医院建设成效突出。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