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责任扛肩上 温暖洒心间 ——市太和医院清廉建设二三事

发布时间:2022年06月28日11:23 来源: 十堰日报

记者 刘俊

清廉,于己,乃立身处世之本;于家,乃家风纯正之始;于国,乃兴国安邦之源;于医者,乃精诚济世之魂。在市太和医院,“清廉”之风无处不在,“清廉”之事有口皆碑。这些故事发生在临床一线无私关爱中,在医生与患者的生死相托中,在“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生动实践中……它们化作涓涓细流关爱患者,传递着温暖与真情。

新生

1998年寒冬的一天深夜,市太和医院急诊科迎来一位特殊的患者——一名途经十堰的彝族孕妇突发临产状况。产妇名叫阿能莫妞架,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事发时,她正同家人一起乘坐火车返乡。

太和医院急诊科医生接诊后立即展开急救工作,却发现产妇一家人都不会讲汉语,交流困难,加之事发突然,并未准备产妇生产和新生儿用品。眼看临产在即,该科室夜班医护人员以产妇和新生儿的生命安全为重,迅速行动:有的沟通产科手术科室,有的调出为急诊和贫困患者准备的衣物……有条不紊的急救工作为新生儿平安降生赢得了宝贵时间。

得知产妇一家人已近一天没有吃饭时,医护人员再次忙碌起来:有的拿来自己的睡衣给产妇穿,有的将自己的晚饭热给他们吃,还有的忙着腾出空病房给产妇的家人提供休息之处……

一次特殊的际遇,传递出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浓浓情意;一场辛苦的付出,彰显了太和医院急诊人医者仁心的精神风貌。

重生

“是你们不放弃、不抛弃,让我的爱人能够更好地活着,太感谢你们了。”市太和医院产科护士长至今记得,病人杨小梅出院那天,她的丈夫握着管床医生的手激动地说。

杨小梅是陕西安康人,家境贫寒。1999年,24岁的她被诊断出患有卵巢恶性肿瘤,被送来就医时,已经神志不清,身活无法自理。为了赚钱给妻子看病,杨小梅的丈夫把她送进病房后,就匆忙赶回工地上班了。

面对如此情况,该科医护人员没有置之不理,而是专门制定轮护表,轮流照护杨小梅。从洗脸刷牙到买饭打水,从倒水喝药到洗碗洗筷,从帮助换洗衣服到护理患者大小便……细致入微的照料让杨小梅的丈夫深受感动。

为帮助杨小梅一家解决医疗费困难,该科室医护人员还发起网络募捐,自发为杨小梅捐款,帮助她及时手术,从病魔手中夺回生命。

救死扶伤是医者本能。在太和医院,“杨小梅们”因爱重生的故事还在发生。

庆生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太和人白衣执甲,逆行出征,守卫人民群众健康,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因病在市太和医院呼吸重症科住院的严阿姨,是经历者也是受益者。

疫情发生时,严阿姨已在该科室治疗月余。眼看自己六十大寿快到了,家人却因疫情防控无法陪伴左右,严阿姨整日郁郁寡欢。细心的医护人员知道严阿姨的苦恼后,悄悄商量着给她办一场生日派对。

严阿姨生日当天,该科室主任带领医护人员为她送上生日蛋糕,还特地叮嘱食堂炖了美味的鸡汤,给她送去温暖和关爱。在大家的祝福中,严阿姨过了一个难忘的生日。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市太和医院,患者因无私而感动,清廉之风因精诚而不衰。

清廉作笔书壮志,丹心为民谱新篇。高扬清廉大旗,十堰太和人将一步一个脚印,将责任扛肩上、把温暖洒心上,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落到实处。

【责任编辑:白菲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