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房县烟农邓明超:做精打细算的新农人

发布时间:2022年06月30日15:25 来源: 荆楚网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彭景洋)现年44岁的邓明超是湖北省十堰市房县门古寺镇白杨村人,2012年开始种植烟叶以来,从最开始的20亩,发展到2021年的85亩,售烟收入38.42万元,亩产值、总收入均领跑全村,成为名副其实的增收创富能手。先后获得村、镇、县级表彰无数,但是最让他高兴的是,前不久被评为“全省十佳职业烟农”称号。

面对荣誉,他很坦然,“我只是会精打细算罢了!”

在技术落实上做加法

刚开始种烟的时候,邓明超纯粹小白一枚,啥也不懂,但是他主动学习平衡施肥等先进适用技术和管理方法,并积极推广落实。

“技术员叫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一遍不会,就两遍,反正我要加倍落实!”邓明超如是说。

为了把平衡施肥技术学透,邓明超就主动向驻村技术员曾广艮学习技术要领,并把每个地块的肥力情况和上年度作物长势情况拍成照片向曾广艮请教。

“施肥那段时间,吃喝都在田间地头,生怕哪个环节出现差错。”邓明超摸着后脑勺,嘿嘿直笑。

在曾广艮看来,就是因为他的倔强劲,才使他平衡施肥掌握的最好,那一年,邓明超种植20亩的,收入7.1万元,起步就与周边水平较高的烟农同步。

尝到甜头的邓明超更加坚定了种植烟叶的道路。

在成本管理上做减法

随着种植技术的成熟,邓明超渐渐的发现,“精打细算”才能增加更多的收入。

购买烟苗时算“补苗”的账,烟苗不论价格高低只买最优质的,装车时一盘一盘的把关验收。他说购苗的差价远远低于补苗的人工成本。

采烟时算“烤烟”的账,烟采的好,成熟度一致、损伤小,烘烤时才能更顺利,黄烟率更高,收益才会更高。近两年,邓明超的烟叶,鲜烟损失率控制在1%以内,烘烤损失率控制在3%以内,在全县领跑。

每个环节用多少工,每一个聘请的工人的能力大小邓明超都做到心中有数,“只有这样,我才有能力做好‘精打细算’”

邓明超凭着对烟叶生产各个环节的熟悉,严格控制人工成本,2021年邓明超亩均用工18.7个,低于同片区1.5个工。

在致富带头上做乘法

2021年,房县项家河村产业综合体辐射到白杨村,邓明超敏锐的察觉到了产业发展的“商机”。

综合体内享受着土地流转、高油分烟叶等行业内外的产业发展政策补贴,邓明超尽量把政策吃透,用活,“这样做,既提升了烟叶经营的综合收益,也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何乐而不为呢!”

综合体还有辅助产业的政策,邓明超决定“把鸡蛋放到两个篮子里。”

他充分利用闲置的荒山,发展山羊养殖,利用项家河村产业综合体农产品电商平台销售养殖山羊肉,2021年邓明超共养殖山羊67只,当年出栏43只,销售收入4.73万元。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邓明超主动将自己学到的生产技术主动分享给邻近烟农,帮助周围烟农推广落实带茎采烤等先进适用技术,不少受益的烟农亲切的称呼他为“邓技术”。在他的带领下,2021年有7户烟农共155亩烟地成功运用了带茎采烤技术,户均上等烟率高出同片区烟农平均水平5.57%,亩产值高出平均水平226.87元,实现了共同增收致富梦想。

以烟为主,多业融合发展,带领群众共同致富,邓明超在这条道路上步履坚定。

“今后,我还将种植更多烟叶,发展更多副业,做精打细算的新农人,帮助更多的人致富。”邓明超对未来充满希望。

【责任编辑:白菲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