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聚沙成塔 破冰农网 ——湖北省十堰市城区烟草专卖局(营销部)农网建设侧记

发布时间:2022年06月30日18:01 来源: 荆楚网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贾姗 廖琦)“今天又去东沟忙了一天,这已经是我这个月第9次往东沟跑了......”农网客户经理郑伟与同事聊天说着。他口中的“东沟”正是十堰城区烟草专卖局(营销部)农网建设的核心区域。作为农网线路客户经理,从去年9月起,郑伟便肩负起率先打造农网的重任。他认为:“农网建设选点在东沟,使命光荣、责任在肩,我相信通过集众力、汇众智,一定会让农网终端建成服务农村消费者的一道靓丽窗口。”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经过半年有余的初探,从“塔基”到“塔身”再至“塔尖”,城区局(营销部)的农网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

做大“塔基”,调查摸排

行稳方能致远。农网建设就如金字塔的建造,唯有每一步都走的踏实,将“塔基”做大筑牢,才能维持稳固发展。

城区局(营销部)以全省“知音同行”流通品牌赋能,选定茅箭区茅塔乡作为先行试点,点、线、面相结合,加快推进农网终端建设,主动融入乡村振兴大局,积极做好前期各项准备工作。

一方面,将工作落到实处,主要负责人亲自研究部署农网工作,抽调专销战线10名业务骨干,成立农网研究小组,并根据农网建设方案形成工作清单,任务落实到周、到人,定期报告工作进度。另一方面,将工作落到细处,组织开展农村市场经营现状调查,聚焦31个村民委员会的78户农网客户,制定一对一经营提升规划书,第一时间为符合条件的5户客户办理烟草零售许可证,方便农网“家门口”消费。

做高“塔身”,多方赋能

“知音同行这个招牌我以前在城区见过,没想到有一天也能挂在我家的店门前!”农网客户王顺国笑着说。农网建设作为城网的延伸,也需学习城网先进经验,从硬件打造和软件提升入手,全力赋能农村小店。

政府赋能选客户。以茅箭区茅塔乡为着力点,与乡政府取得联系、争取支持,将6户已开通“快递进村”“电商进村”“金融服务进村”等业务的客户作为优选客户,保障建设质效。“桃源人家”是入驻茅塔乡的连锁型民宿品牌,集货栈、民宿、电商为一体,城区局(营销部)与这个品牌合作,将自有的“心服务·新零售·兴乡村”的服务理念植入其中,在农网打造“我与客户共成长”实训基地,线上+线下助力农网客户素质提升。

硬件赋能靓店面。加大农网终端硬件投入,从门头店招、地柜背柜、收银台、扫码设备、店内布局等硬件方面改善农网店面形象,经升级改造后,在茅塔乡建成3个“知音同行”优质现代终端,1个体验终端,2个标准现代终端。店面布局合理,物品摆放整齐,改变以往“脏乱差”的现状,给消费者创造舒适的购物体验。

服务赋能提素质。针对农网客户经营理念落后、技能水平有限的短板,农网研究小组经过5次的会议讨论,编制了图文并茂的《农网卷烟经营户经营提升“加油包”》,分经商有“道”、经营有“方”、经销有“巧”三个篇章,从政策、技能、素质三个方面自编、自创内容,为客户提供服务方案。在农网客户王顺国店内开展以客户为主的互助小组活动,联系邮储银行,现场为客户办理银行卡业务。

做精“塔尖”,示范引领

 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是长期战略,如何做好乡村振兴工作,“领头雁,带头人”模式必不可少。同样,烟草行业农网建设也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以点带面,率先做精“塔尖”。

城区局(营销部)根据客户自身特点与地区发展规划,坚持“一户一特色”,区别打造综合服务终端、红色终端、旅游终端、乡情终端“四类”特色终端,聚焦“五定”(定目标、定品牌、定终端、定活动、定标准)服务策略,充分发挥已有资源优势,提升农网经营能力。

此外,城区局(营销部)充分联合各方力量,共同打造 “塔尖”。他们“送课下乡”,与湖北中烟协同在东沟村“桃源人家”开展“知音同行·感恩有你”主题营销活动,既现场进行品牌推介,又宣传法律法规和真假烟鉴别;他们也与湖北中烟、四川中烟合力共建雪茄烟培育阵地,选定“桃源货栈”为体验终端,在此召开黄鹤楼雪茄沙龙,搭建雪茄优质客户与消费意见领袖的互动交流平台,将城网客户向农网引流。

集合力,聚众智,谱共识。对于十堰城区局(营销部)而言,农网初探就如摸着石头过河,从理念转变到行动实施,每一步都走的困难但却坚毅。他们率先破冰,聚沙成塔,做大“塔基”,做高“塔身”,做精“塔尖”,只为真正建好农村市场这座“金字塔”,既推动城乡网络一体化协调发展,又为全面助力乡村振兴贡献国企担当。

【责任编辑:白菲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