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三峡水库与丹江口水库将实现连通—— 一次跨越时空的深情“拥抱”

发布时间:2022年07月18日09:12 来源: 十堰日报

文/记者朱江图/记者 张建波

一滴汉江水,顺着一条蜿蜒北上的人工明渠,从秦巴武当山麓出发,跨江淮、穿黄河、依太行,在1432公里的长途跋涉中一路北上,滋润京津地区;

一滴长江水,沿着一条深埋地下的输水隧洞,穿越神农架复杂地质,别三峡、钻地层,在194.8公里的全封闭管道中奔流汇入汉江,造福江汉平原。

可以预期,随着南水北调后续工程中线引江补汉工程的建设,丹江口水利枢纽在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中将发挥更大作用。

南水北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引江补汉,南北两利,东西双赢。她们有一个共同的使命,确保一江清水绵延后世、惠泽人民。

优先保障中央预算内投资需求

“在有关各方共同努力下,目前引江补汉工程可研报告已正式批复,年度投资计划已经下达,征地拆迁工作有序进行,前期各项准备工作全部就绪,具备开工条件!”在今年7月7日举行的南水北调后续工程中线引江补汉工程开工动员大会现场,中国南水北调集团董事长蒋旭光表示,将切实履行南水北调集团主体责任,总结运用好一期工程建设管理宝贵经验,创新建设运营体制机制,加大关键技术攻关力度,保证工程质量、安全进度和投资控制,坚决把这一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完成好,充分展现现代水平的大国工匠风范。

蒋旭光说,中国南水北调集团将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在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着力把引江补汉工程建设成为安全工程、绿色工程、精品工程和廉洁工程。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赵辰昕在开工动员大会上说,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增强区域水安全保障能力。引江补汉工程增加的南水北调中线可调水量,将助力京津冀河湖生态加快复苏,有力支撑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调整,扩大区域环境容量和生态空间。国家发改委将全力支持引江补汉工程建设,优先保障中央预算内投资需求,与有关部门和地方密切配合,推进工程顺利建设并早日发挥效益。

有效缓解汉江流域生态环境压力

引江补汉工程建成后,三峡水库与丹江口水库将实现跨越时空的深情“拥抱”。总长194.8公里的输水线路,将连通长江、汉江流域与京津冀豫,形成新的水网格局。

引江补汉工程实施后,将给十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哪些利好?

重大水利工程,素来具有扩投资、稳增长的作用。总投资近600亿元的引江补汉工程实施后,对稳住经济大盘将起到重要支撑作用。据长江水利委员会副主任胡甲均介绍,根据规划设计,将在工程取水口宜昌市夷陵区龙潭溪和出水口丹江口市安乐河口打造节水、亲水、乐水的水上文化公园。

“引江补汉工程在十堰境内主要涉及输水总干线工程出口段5公里和汉江影响河段5公里综合整治两部分。”7月7日下午,市南水北调水源区保护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李文财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实施引江补汉工程,从长江三峡库区引水注入汉江,将连通三峡水库和丹江口水库,在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提出的“四横三纵”水资源配置格局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水网;能够提高汉江流域的水资源调配能力,增加中线工程调水量和汉江中下游水量,使多年平均调水量由原来的95亿立方米增加至117亿立方米,提升中线工程供水保障能力,有效缓解汉江流域生态环境压力,改善汉江中下游水环境,保障汉江生态安全。

汉江“幸福河”越来越美

每一滴流淌向北的南来之水,都寄托着无限深情。记者了解到,在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经各方深入研究论证,南水北调后续规划建设总体思路进一步明确。有关方面将按照中央决策部署,稳步推进相关工作落实,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王光谦表示,引江补汉工程是跨流域、跨区域配置水资源的战略措施,对保障湖北省特别是汉江中下游水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工程的实施,将使汉江水更清岸更绿、生态更加优美。

“引江补汉工程完工后,可使丹江口库区维持高水位、大水面运行,水量较为稳定。同时,可增加十堰地区空气湿度,对调节十堰地区气候起到一定作用。”十堰市首席治水专家、市环境科学研究所所长畅军庆对记者 说。

十堰市林业局生态修复科科长袁晓秋告诉记者:“引江补汉工程实施后,将极大改善全市生态环境,促进形成环丹江口库区、沿重要江河生态景观屏障。全市重要区位森林生态功能将得到增强,有利于林业发展提质增效,林相季相将更加丰富多彩。”

引江补汉工程沿线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工程规模大,施工难度高,建设周期长,是极具挑战性的项目。我们翘首期盼这张“智慧水网”早日建成,在中华民族悠久辉煌的治水史上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引江补汉工程建成后,三峡水库(下)与丹江口水库(上)将实现连通。

【责任编辑:白菲斐】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