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鄂东新闻

高能理发师创造三个“鄂州第一”,正全力打造3A级旅游景区

发布时间:2022年07月18日17:31 来源:

杨家老屋,山水田园.jpg.jpg

中湾村落,山水田园。通讯员 供图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王焱尧 通讯员徐纤)乡村振兴,工作有方法、行动有力度,工作有落实。这是中湾村村民们对初任村支书杨振平的“初印象”。

50岁的杨振平能人回乡,担任段店镇中湾村支部书记9个月时间里,创造鄂州两个第一:第一个驻村帮扶、农民受益共享蔬菜基地、第一个寿光水果蔬菜基地。再加上他一手打造鄂州第一个网红沙滩,他为中湾村创造了三个“鄂州第一”。

第一家村办共享菜地:为村集体增收约2万元

据悉,中湾村位于段店镇东北部,北靠长江,西邻南迹湖,全村辖17个自然湾,共872户2626人,有7个党小组,92名党员,202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9.85万元。

共享菜园,增收增乐.jpg

共享菜园,增收增乐。通讯员 供图

中湾村大力推进党员先锋指数积分制管理,全面推广“党员公约”,建立党员分片联户制度,每人联系2-10户农户或建立党员联合责任区,实现联户带动全覆盖,鄂州市住建局驻村第一书记梁细平分片联户共享菜园建设、运维。

7月18日,记者在段店镇中湾村“共享菜地”见到,菜地整齐划分,有条不紊,菜地门口,豇豆架子上挂满了豇豆,茄子树上挂满了茄子;远处花生地和红薯地,郁郁葱葱。

凉亭消暑,惬意村民.jpg.jpg

凉亭消暑,惬意村民。通讯员 供图

“共享菜地是立足中湾村的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开展的富民项目,也是不断探索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新模式,这是鄂州市第一家驻村帮扶、农民受益的共享菜地”,杨振平说。

杨振平介绍,共享菜地以认养模式对外销售,分为全托管认养和半托管认养。菜地以40平方米为认养单位,客户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认养单元数,签署认养协议,成为园主。

全托管认养模式,共享菜地提供适宜种植的品种交园主自由选择。村里代为管理,免费配送上门。在收获期每周配送2-3 次,每年40-50次,每次6斤以上蔬菜。

半托管认养模式为,园主自由选择种植,园主自主耕作与管理,所认养菜地上的收获归园主所有,每年免费配送20次上门。在周末提前联系安排配送。

2021年年底,共享菜地投入运营后,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主要种植韭菜、西红柿、架豆、茄子、瓜果等,每年带动10户贫困户务工,帮助每户年增收3000元。

“在驻村第一书记梁细平的支持下,全面发动鄂州住建系统党员干部代种、代养,68块共享菜地全部被认领”,杨振平高兴地说,共享菜地,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约2万元。

第一家水果蔬菜基地:解决撂荒土地200余亩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2022年,中湾村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党建引领型”集体经济。

杨振平1972年出生,是中湾村8组人,本次作为能人回乡引进段店中湾村,并于2021年9月当选为村支部书记。

免费理发,老有所乐.jpg.jpg

免费理发,老有所乐。通讯员 供图

采访中,杨振平对理发师这个头衔比较满意,50岁的他现在的发型还很时尚、潮流。他说,18岁时,他就在鄂城区南浦路开了一家理发店;28岁时,他在南浦路开了一家时装店;40岁时,他开始承包市政工程。

杨振平认为,他来中湾村担任村支书之前,18岁就开始做生意,跟各行各业的生意人打交道,做生意是他的强项。现在回到农村,回到家乡,在他眼里,产业振兴就是一门“大生意”。

撂荒地上插播红薯苗.jpg.jpg

撂荒地上,插播红薯苗。通讯员 供图

2022年5月18日,在村两委班子的积极运作下,中湾村引进山东寿光蔬菜种植技术,争取乡村振兴项目资金150万元,推动中湾村胭脂山湾200亩大棚基地建设。

项目分三期建设,一期投资200万元、二期投资300万元、三期投资250万元,分观光采摘区和生产区,主要种植圣女果、迷你黄瓜及本地名特优蔬菜瓜果。

该项目在土地流转工作中,党员干部起到带头示范作用。此外,段店镇中湾村成立农业种植合作社,300多名社员来自周边4个村,其中脱贫户近40户,安排群众就业,增加群众收入。

见事就管,志愿服务.jpg

见事就管,志愿服务。通讯员 供图

据介绍,基地主要种植高附加值水果蔬菜,是鄂州第一家由山东寿光本地蔬菜技术团队,打造的智能大棚蔬菜基地,也是寿光蔬菜大棚的第九代。预计到今年年底,市民可在家门口吃上来自“中国蔬菜之乡”山东寿光的绿色果蔬。

“该项目最大的效果是,最大限度整治撂荒地”,杨振平说,该村坚持党建引领,统筹土地资源,采取“党组织+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动发展模式,整治撂荒土地200亩。

党员责任,舍我其谁.jpg.jpg

党员责任,舍我其谁。通讯员 供图

在整治撂荒土地问题上,党员队长以身作则,率先推倒、推平田埂,再将荒田荒地交给村合作社经营,盈利部分60%交给农户,20%交给村集体,20%用于农业扩大再生产。

结合中湾村实际,围绕撂荒整治、疫情防控等重点工作,梳理形成15项备选承诺。同时,把村党组织书记的“军令状”、支部党员的承诺书亮到墙上,接受群众监督。

杨振平说,经逐村逐户统计,中湾村现有500余亩撂荒土地,经过前期工作,目前已经实现撂荒土地连片种植300余亩,预计2023年,全面解决农村土地撂荒难题。

第一个现象网红景点:村民5000只土鸡被“抢光”

万里长江在中湾村巨龙抬头,穿马蹄湾汇三江口,留下了一片神奇的“江豚滩”。

网红沙滩,美轮美奂.jpg

网红沙滩,美轮美奂。通讯员 供图

2020年11月,江水退潮,呈现万亩沙滩,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一望无际、美不胜收,被誉为“鄂州马尔代夫”。杨振平驾车回村看望母亲时,无意中发现,以前只有羊肠小道进出的江边沙滩,越野车竟然可以成功驶入。

时隔不久,他组织鄂州市越野车协会,在中湾村举办了一场民间越野车赛事,车友们通过抖音、短视频等各个渠道传播,网红沙滩名噪一时,游客络绎不绝,成为鄂州网红打卡地。

杨振平说,无心插柳柳成荫。2020年、2021年,网红沙滩每年11月开始,3月江水将沙滩淹没,景点告一段落。近两年,武汉、黄冈、黄石、咸宁等地,每逢周末一万余辆越野车涌向网红沙滩,段店集镇至中湾村,被堵得水泄不通。

“群众卖盒饭、土鸡蛋,一天要销售几千元。农民徐老汉散养的5000多只土鸡,不到半个月销售一空”,杨振平介绍,农民自种玉米、红薯、土豆都成了“抢手货”。

廊桥栈道,荷叶田田.jpg

廊桥栈道,荷叶田田。通讯员 供图

依托网红沙滩,刷黑杨家老屋环湾道路960米,将周边50余亩水面进行改造,新建休闲步道,种植观赏睡莲;新建约500米长、5.5米宽的徐家大林至网红沙滩道路;新建特色门楼、点将台、休闲长廊、文化广场、党员议事厅等配套设施……

东吴水师,安营扎寨.jpg.jpg

东吴水师,安营扎寨。通讯员 供图

据介绍,中湾村临近的五径山湾胭脂山有座烽火台遗址,紧临长江,三国时,吴国在此山筑有烽火台,用以传递信息。由于江水的冲刷,水土流失,现存遗址三分之一。

此外,徐家大林湾有座龙王庙,有据可考,清同治年间,汉口江汉关关长探游龙王庙,并赠“江汉常青”匾额,原庙舍为两正两横,中为天井,斗拱飞檐,红墙碧瓦。

“不仅要做给群众看,还要带着群众干。”杨振平认为,乡村振兴不是少数人的事情,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也是受益人,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民群众以主人翁心态的参与,必须把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调动起来。

围绕徐家大林“三国文化”“长江文化”等文化属性,中湾村“两委”通过“四议两公开”,决定建设“三国文化”属性的美丽乡村,此举得到了徐家大林湾村民一致的大力支持。

村民自主,村民出力.jpg.jpg

村民自主,村民出力。通讯员 供图

村民主动成立理事会,村两委顺应群众需求,组织党员和村民代表到京山学习美丽乡村建设。经过徐家大林全体村民会议,无条件、无赔偿拆除住房之外的猪圈、牛棚、旱厕等建筑物。目前,徐家大林湾美丽乡村正如火如荼建设中。

杨振平高兴地说,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村民热心支持,有人加入到施工队伍中,共同参与村湾建设,有的村民将家中鸡蛋、包子等主动与施工队工作人员分享,民风明显改善。

杨振平说,下一步,中湾村将继续以“网红沙滩”资源优势为依托,积极推进徐家大林“三国文化”特色美丽乡村建设,推进儿童游乐园和特色农家乐、民宿建设,充分挖掘三国文化,致力打造融合观江景、戏江沙、赏春色、摘鲜果、品三国为一体的3A级旅游景区。

【责任编辑:阮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