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巡航机在天空巡航。通讯员供图

M500无人巡航机。通讯员供图

湖北禾溢园种植专业合作社无人机飞手甘凯正在调试设备。通讯员供图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冯伟、王路港、洪京燕)收割机正在收割,旋耕机正在整田,无人机正在播种。7月25日,在浠水县汪岗镇陈庙河流域的500亩农田里,收、耕、种正在同时进行。而操作它们的农机手就只站在田埂上的阴凉处动动手指而已。
这个农机手是湖北禾溢园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无人机飞手甘凯。据他介绍,其测田的工具是M500巡航机,先用无人机把田测好,然后再把田块规划出来,再用P100飞播机在规划的田块播撒谷种。“播撒的精准度基本可以达到±2.5厘米,一台无人机一天可以播种800亩左右。”
据了解,这些农田是湖北禾溢园种植专业合作社旗下的智慧农场,是黄冈市首个智慧农场试验点,又称“无人农场”。今年3月,该合作社与华中农业大学共同实施该项目,项目计划投资500多万元,通过引入国际领先的“物联网、移动物联网、3S、云计算”等技术,加强智慧农业信息资源全面、高效和集约管理。
湖北禾溢园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黄金安表示,无人农场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完全无人作业,而是通过物联网,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来代替繁重的劳动机械操和以及技术要求过高的机械设备操作,既实现了现代农业生产轻减化,又提高了田间生产效率,极大地缩短了双季稻种植的农时岔口,确保了双季稻的稳产增收。黄金安说“以前我们每种植500亩双季稻就要投入人力、设备33万元左右,现在通过无人智慧农场,费用可以降到14万左右。”
目前,该合作社有各类无人智慧农机60多台套,智慧农场的硬件系统已完善,下一步还将打造农事生产全程智能监管系统,将农田分块后“署名”。智慧农场系统可监测每个田块和每棵秧苗的酸碱度、降雨量、温度、风速等条件,农机手只需在移动生产管理系统APP上查看数据后,并对无人机设备发出指令,就可以进行智能化作业,合理利用资源。
“我们的智慧农场系统将于今年10月全部完善,随着系统数据的积累,精确化种田程度会越来越高。这样科学的种植方式,可以无死角监管农田,精准施肥精准打药,预计今年智慧农场里双季稻产量可突破2000斤每亩,实现吨粮的目标,节本增效每亩300元以上。”黄金安说。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25003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