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巴东县绿葱坡镇中国石化三尖观加油站内,车辆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盛夏时节,海拔1800余米的“鄂西屋脊”绿葱坡镇的避暑游升温,加油站生意明显向好。
今年44岁的商小琴是中国石化恩施石油巴东三尖观加油站站长,她的丈夫谭荣全是她手下唯一的“兵”,三尖观加油站因此成为名副其实的“夫妻店”。
“要像雪松一样扎根高山”
“半年不见天,半年不见地”,这是曾流传于绿葱坡镇的一句俗语,主要因为这里的冬天长期大雾、大雪,当地人常说,绿葱坡一年只有两季——冬季和“大约在冬季”。恶劣的气候条件,让绿葱坡镇一到冬天就“与世隔绝”。虽然自然条件恶劣,但再艰苦的地方也要有人守,再艰苦的工作也要有人干。
2013年,商小琴临危受命,从城区加油站来到三尖观加油站。十年来,山上的树木青了又黄,黄了又青,一拨又一拨的客人来了又走了。和商小琴一起参加工作的同事们有的调走了、有的升职了,只有她和丈夫像山上的雪松一样扎根这里,在最艰苦的环境中默默坚守,无私奉献。
“当时的三尖观加油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没通自来水,没有厕所,条件十分艰苦。加油站对面有一个公路段废弃的小屋,我们最开始就在那里做饭,用水要到附近山上的一个露天水池里去提。”商小琴清楚记得,刚到三尖观不久,她就因急性肠炎而住院,经医生诊断,是饮用水不卫生所致。
为了解决饮水问题,商小琴和丈夫利用每个周末回城区的机会带回4大桶水到加油站作为饮用水。一次,为加油站配送油品的司机无意间听说此事后,便决定在每次前往三尖观加油站送油时,提前在路途中给水箱里加满纯净的山泉水,到加油站后再把山泉水提供给他们饮用。
站内没有厕所,只有挨着他们住的地方有个简易旱厕。白天还好,夜晚没有灯,很容易一脚踩空。特别是冬天,山上寒风呼啸,一出门就冻得人直哆嗦。为了让“方便”的事儿变方便,商小琴不得不准备了一个夜壶。晨光熹微,当别人还在呼呼大睡时,商小琴就得起来打扫卫生、做早餐,迎接新一天工作的到来。
“既来之,则安之。一切总会好起来的。”她总是这样安慰自己。为了解决他们的饮水和住宿问题,2015年,公司出资对加油站进行改造,新建了住宿区,并修建了一个蓄水池,住宿和饮水问题都得到了缓解。
直到2019年,加油站安装上自来水后,厕所和洗澡问题才得以彻底改善。
“总得有人来这里坚守,我们不来,也会有其他人来。我们来到这里,就要像雪松一样扎根高山,因为三尖观需要我们。”商小琴说,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夫妻二人作出了石化人应有的贡献和担当。
“工作热情和海拔一样高”
1500米,是绿葱坡镇的平均海拔高度。三尖观村距离绿葱坡镇尚有近半小时车程,这里曾经是恩施到巴东的必经之路。209国道与S231省道都途径三尖观村,在2018年10月,“巴野公路”(巴东县城——野三关镇)通车之前,这里过境车辆较多,工作强度大。
海拔虽高,工作热情不能减,工作热情要和海拔一样高。在当地煤矿尚未关停之前,每天有近百台运煤车辆经过。工作之余,商小琴还得不停烧水,用开水瓶盛好后放在加油站内,提供给司机们泡方便面、烫油管之用。春天到来时,她就利用早上上班之前的时间,去附近田野里挖来折耳根等野菜制作成腌制凉菜,免费提供给司机们品尝。每天,她都要等着最后一辆运煤车经过后才停止营业。
加油、消毒,消毒、加油。自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夫妇2人每天还得对加油现场、便利店、卫生间等公共区域定时喷洒消毒水,随时对加油机面板、便利店密码键盘进行擦拭消毒,工作虽枯燥,但他们从来没有一句怨言,总是“一家人一条心、一个目标一起拼”,力求把本职工作做到细致、完美。
“每个周一,很多家长要送学生去上学,这一天加油的总是特别多。”掌握了这个规律后,夫妻二人每周一就准时7点开门营业。遇到雪天,还得提前将进出加油站路口的积雪清理干净,方便车辆进出。
“巴野公路开通后,本地车辆明显减少了,但这几年来绿葱坡滑雪和避暑的外地游客增加了,加油站是一个地区的形象窗口,我们必须做到‘质优量足,服务先行’,给外地游客留下一个好的印象。”商小琴说,她希望外地客人从三尖观加油站开始,喜欢上绿葱坡这个地方。
寒来暑往,四季迁流。一座站、两个人,十载坚守,容颜虽改,情怀不变。
“把村民和司机当家人待”
恪尽职守,无私奉献。十年来,商小琴夫妇与当地群众朝夕相处,相濡以沫,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这些年,我家的电器坏了都是喊谭荣全帮忙修好的,附近的村民有什么麻烦也习惯到加油站找商站长夫妻俩帮忙。”三尖观村村支部书记田恒忠介绍,谭荣全以前是货车司机,会修理汽车,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附近村民家的电视机、洗衣机,甚至是耕田机坏了,都来请他帮忙修理,谭荣全完全是来者不拒,能修的就及时帮忙修好,有些需要更换零配件的,他就抽时间把零配件买回来,这些年,除了买零配件所垫付的费用,他从未向村民收取过任何费用。
“他不爱表达,也不懂得拒绝。一直以来,我们都把村民和司机当作家人看待。知夫莫如妻,商小琴告诉记者,哪家的电线短路,电灯泡坏了,只要喊到谭荣全,他都会乐施援手。
风雪“加油站”的 暖心“石化人”
2013年冬天的一个雪夜,一辆外地牌照的小轿车掉落到加油站附近的土坎里,司机挣扎着爬出来后,循着灯光来到加油站求助,得知车里还有其他人员被困,商小琴夫妇连忙组织了几名村民赶往事发现场,一边组织施救,一边拨打120急救电话……
一次,一位从外地回家过年的村民因大雪封山被困在加油站。原来,他车上虽有防滑链条,但他自己不会安装。得知情况后,谭荣全立马利索地帮他安装好,这位村民掏出50元钱要感谢谭荣全,被他婉言谢绝。后来,这位村民在返回工作岗位时专门赶到加油站把邮箱加满,再次表达了他的感激之情。
75岁的孤寡老人曾耀香腿脚不便,之前经常步行到加油站后再拦车到集镇去购物,一来二去和商小琴熟稔了起来。得知老人独居在距加油站3公里远的一座山上,担心老人走山路危险,商小琴便定期去到老人家里,问询老人需要购买什么物品,然后再将物品购买好后送往老人家中。
“自从到三尖观加油站工作后,我们就从没在家里过个夜。最亏欠的是父母和孩子,和他们一起吃个团年饭都行色匆匆。”虽然不能与家人一起欢度节假日,但服务保障好众多的过往司机和村民,看到他们顺利平安出行,夫妇二人也很是欣慰。
“他们立足平凡岗位,以站为家的奉献精神和担当,值得我们所有石化人学习!”中国石化恩施石油巴东分公司经理刘强说。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