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田城 通讯员 刘诗文 黄河 吴华臻)“来水了,罗北口水库西干渠来水了!”8月17日晚上10时,湖北省阳新县浮屠镇公桥村村民奔走相告。
连日来,浮屠镇组织下秦、阿冯、公桥等村200多名劳力及调配大型挖机延伸水渠、清淤、堵漏洞……引来“甘露”解600亩稻田“干渴”。
截至发稿,阳新县已经连续40多天无有效降水过程,且持续特高温,致使19个镇(区场)71940亩农作物受灾,其中2.1万亩稻田开裂。
旱情就是命令,抗旱就是战斗。
阳新县委政府把抗旱作为头等大事,坚持一线工作法,由该县“四大家”领导带领县水利和湖泊局、应急管理局、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共19支抗旱服务队,深入抗旱一线,充分发挥156座大中小型水库、1051口“当家塘”、63处湖泊、23个灌区、126处灌溉泵站的作用,积极采取“保水,引水,节水,送水,找水”措施,因地制宜、科学调度、全力以赴解决农业抗旱灌溉用水难题,为80万亩农作物“解渴”,减少旱情造成的损失。
投资2800万元整修完工的民生工程——富水重点中型灌区“上阵了”。“幸好有这灌渠送来‘保命水’,才保住2万亩打苞中稻。”在富水灌渠龙港段抗旱的汪承钻感慨道。
富河是阳新县农作物的“生命河”,该县早部暑,早准备,早谋划,7月15日就关闭了富池通往长江大闸,保证了富河蓄满水。
早早关闭入江大闸,提高内河水位。 通讯员 供图
据水文记录,17日,富河水位达17.92米,比长江高5.56米。同时,通过关停富水等5座大中型水库放水发电,保住了水源。
阳新县水利和湖泊局100多名干部职工深入闸站、机泵站、水库及田间地头开抗旱“保水处方”,精准对接到灌区、到田块、到农户,做到旱情不解除,人员不撤回。
沟渠精准排灌到田间地头。 通讯员 供图
该县开启80里富河两岸40座涵闸泵站灌溉30万亩中晚稻。引王英等5座大中型水库之水到23个灌区,让20万亩稻田终于解渴。县水利和湖泊局局长黄锡水深入海口闸站,与黄颡口镇党委政府勠力同心,打通三级提水机站4座,启用二级提水泵站3座,化解抗旱“老大难”,为8000亩农作物“止渴”。荆头山管理区投入20万元维修废弃自来水设备,再次从富河提水输送到山坡橘园,1200亩柑桔终于喝上“救命水”。
节水,“限时”水源调配。该县统筹调配、加强节水 精准施策保供水。罗北口水库饮水厂实行晚11时至晨5时停水及更新老化设备等措施,节约用水,确保了浮屠、三溪等5万亩稻田灌溉用水。
提水救中稻。 通讯员 供图
“多亏青山水库呀,不然这1000亩茶叶就干死了。”白沙镇世丰村民姜林说。他指着干渠里欢腾奔流的水、擦了擦脸上的汗,感叹道:“不当农民不知道这水多金贵!”
“水来了,水来了......”送水车刚停稳,木港镇宋山村已在路边等候的30多名村民就围了上来,用提桶接水,个个笑逐颜开。该县枫林、木港等8镇11个村民小组生活用水吃紧,村民用水告急。
阳新县应急管理局携手县饮水办组织11支送水队为11个村民小组送去饮用水,让1700多名居民喝上洁净“放心水”,缓解了燃眉之急。
阳新县应急局送水暖民心。 通讯员 供图
找水,“两级”调度灌溉。该县充分利用长江水源,采取“抽、截、提”办法,全面启动海口闸等沿江8个泵站,巧用大功率潜水泵从长江“提水”进入海口湖、菖湖等,再启动中型泵站提水灌溉,滋润粮田8万亩。
阳新县水利和湖泊局指导洋港镇水利站新建抗旱泵站2处,抢修提水泵站6台,深打机井6口,破解18000亩稻田灌溉难题。
“盼来了‘甘露’,稻田解‘口渴’,农民解心忧!”洋港镇下磨村支书柯昌银欣慰不已。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