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先标老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通讯员 供图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左乙辰 通讯员 黄滢滢)“ ‘标哥 ’,一次偶然,我们从语文老师那儿得知了您这个称号,也了解了您的光辉事迹,却也纳闷您为何不对我们凶。”大冶市实验中学2019届毕业生涂欢欢在给她的化学老师张先标的信中写道。
8月30日,在采访中见到张先标老师时,他与涂欢欢所写信中描述的形象一一吻合:一双永远笑眯眯的眼睛,散发出知识的光芒。
乡村从教十年,喜提“标哥”雅号
1990年,从大冶师范毕业的张先标被分配到原四棵乡鹏程中学任教。那一年,初为人师的他年方十九,比学生大不了几岁,其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将一种哥哥的情愫代入其中,迅速与学生打成一片。
在鹏程中学教学的十年,和学生们亦师亦兄的张先标慢慢收获了一个雅号:“标哥”。在张先标看来,学生们愿意喊自己哥哥,肯定是非常信任的表现,这一声“标哥”,让自己感觉责任更重了。
责之大任之重。张先标不敢辜负学生们的信任,时刻以高标准来要求自己,就像一位农夫,绝不敢对自己土地有丝毫懈怠。付出终有回报,其教学成绩一直位居全市前列。
同时,张先标深深认识到,作为老师不仅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科学的世界观。
课堂上,他总是鼓励学生勇敢地表达自己的不同观点,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教学中,他总能准确把握教学大纲和教材,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他热爱学生,对特质生坚决做到不放弃不歧视,与每一届学生都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校园里,学生们那一声声“标哥好”的亲昵招呼,总是让其他老师艳羡不已。
张先标老师在中考调考质量分析会上发言。通讯员 供图
让办公室的灯光,照亮学子求学之路
十年青春付给乡村终不悔。1999年,张先标被选调到大冶实验中学任教,他将喜欢和孩子打成一片的风格也带了过来,“标哥”的雅号同步而至。
此时的他总是牢牢记住这么一句话:各项工作要以身作则,唯有时刻严格要求自己,警示和鞭策自己,更加努力和勤奋地工作,才不会让学生失望、让家长失望、让上级失望。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张先标从普通老师、班主任,到学校中层干部,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
2017年,张先标走上了学校领导岗位并分管教学教研工作。此时他始终抱着“学无先后,贤者为先”的思想,虚心学习,尊师重道,真正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分管教学教研时,我每天巡视教学楼2万步是标配。”张先标介绍,当时学校一校三区115个教学班6300余名学生,压力确实很大。
作为主管学校教学教研工作的副校长,张先标一年四季,无论寒冬酷暑,总会早早站在教学楼前迎接早读的师生;晚自习后,目送师生平安回家。他办公室的灯,在整个校园总是亮得最早,熄得最晚的那一盏。
张先标老师在为学生讲解化学知识。通讯员 供图
学不可以已,让名师光环成为紧箍咒
教育教学科研,是教育教学工作的灵魂,是教学水平提升的重要保证。由于教学业绩突出,2011年,张先标被评为黄石市名师。
“名师这个称号,对我而言,与其说是一道炫目的光环,倒不如说是一个约束自己、使自己不断奋进的紧箍咒。”张先标谦虚地表示。
自被评为名师后,除了做好自己所任班级的教学外,他把工作重心放在了对年轻教师的“传帮带”上,主动与本校及乡镇学校的年轻教师结成对子,多次给全市初中化学教师举办中考备考讲座,进行考纲解读、样卷分析、经验交流、备考建议。
2014年10月,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张先标·初中化学名师工作室”开始筹建、试运行。2016年6月经大冶市教育局批准正式挂牌成立。
此后,他多次组织工作室成员到不同的乡镇学校,开展“联创共建”“送教下乡”“同课异构”“教学研讨”等活动,真正发挥了名师的示范、辐射和引领作用,对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道黑影出现在门口,我瞧见了您先出场的肚子,接着您便徐步而入,简单的灰色T恤,双手背在身后,步子很慢。头发虽已花白,但留着寸头仍显精神。一双大眼,两道弯眉,抿起嘴便会出现的酒窝,再加上那个啤酒肚,让您看起来倒像是一只慈祥的企鹅。一时,对您的畏惧全然消失……”涂欢欢在信中这样描述老师张先标。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