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学生打成一片的罗克松老师。通讯员 供图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左乙辰 通讯员 黄滢滢)在中国,先生二字是一种尊称,是对父兄长者和教师的称呼。大先生更是对有德业者的尊称。
“《礼记曲礼》中就有一句“从于先生,不越路而与人言。遭先生于道,趋而进,正立拱手”。这里的先生指的就是老师,对老师要恭敬。只有人格、品德、学业上能为人表率者称为大先生。”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顾明远称。
在拥有百年历史的大冶市第一中学,有一位温文尔雅的语文高级老师罗克松,在二十五年的语文教学生涯中,他秉承打造学生人文精神、培育学生诗性灵魂的语文教学理念,让文艺性灵的种子萌发在学生的心田。
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他心存教育报国志,志当新时代“大先生”。
办有温度的教育,做有情怀的教师
“自闭桃源称太古,欲栽大木柱长天。”“办有温度的教育,做有情怀的教师”为罗克松老师的教育宗旨。其认为,厚德方能载物,师德是教师最硬的后台,师魂是教师最亮的底色,德行天下方能厚德载物,成事之人必有成事之德。
多年来,从实验班语文教师到年级主任到教科主任,罗克松走上讲台,教书育人,走下讲台,为人师表。他始终保持教师初心,树师德铸师魂,为学生成功打牢根基;胸怀仁爱之心,为学生成才保驾护航;坚定理想信念,为学生成长引领方向。
从教二十五年,罗克松老师担任了十八年班主任,带过多种类型的班级,年年任教实验班。他信奉的教育信条:树人先立德,成人先成才,冀五育并举,促全面发展。
二十五年的辛劳书写了人生浓墨重彩的篇章,二十五的韶华怒放出灿烂的人生,二十五的汗水也浇灌出累累秋实。他教育管理的班级年年都被评为“文明班级”,他自己也多次被评为“优秀班主任” “大冶市优秀共产党员”“师德标兵”“师德先进个人”“湖北省特级教师”。
2021年高考,他所带领的高三年级高考成绩全面丰收,在状元、高分、北大清华人数、一本上线人数上均有突破,多个指标创大冶一中历史新高。他任教的彭涛同学以631分勇夺黄石地区文科状元,胡安康同学以685分勇夺黄石地区理科状元。
罗克松老师认为,不光要尊重那些成绩好的学生,更要尊重那些后进生。后进生由于自身的自卑敏感多疑和自我保护,更容易对老师产生不信任甚至对抗,直接影响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不光要尊重他们的优点,还要尊重他们的缺点,并帮助他们改正缺点。
张吉强,曾是罗克松班上语文的“跛腿生”“后进生”,来自农村,父母打工,家境贫寒。罗克松让他当语文科代表,主动承担起辅导他的任务,经常利用课余时间给他开小灶,他有心理负担,过意不去。
罗克松对他说,老师今天帮你,是职责所在,你做好了自己,实现了人生价值,将来可以回报社会。在2017年高考中,张吉强取得优异成绩,考上北京大学。当年暑假期间,他在家乡祠堂办免费培训班,无偿为留守儿童授课,辅导作业,在当地传为佳话。
罗克松在讲课。通讯员 供图
用生命影响生命,用灵魂唤醒灵魂
“我不希望我的学生成为‘小镇做题家’,希望他们成为剑胆琴心的学生,文理兼备的人才。”8月30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罗克松说。
2012年湖北省理科状元柯㬢,罗克松刚带他语文的时候,他是典型的理工直肠男,只知做题,没有情怀,理性有余,感性不足,智商有余,情商不足。
为此,罗克松常常引导他,“万山千山总是情,文艺一点行不行?”
经过言传身教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柯㬢的心灵萌发出文艺性灵的种子,经过长期努力,罗克松硬是把一个典型的理工直男,打造成儒雅诗性文理兼备的文艺青年。当年高考,柯曦语文成绩136分,黄石地区理科语文第一名,由语文跛腿生一跃变成了语文尖子生,实现完美逆袭。
主题班会上,罗老师与学生们心灵交融,情感共鸣,学生心灵涤荡,如坐春风。“说名解姓——姓名背后的故事”,迅速消除同学间的陌生感,拉近他们间的距离,让他们有“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之感;讨论“手机手机奈若何”,引导学生们就手机问题争鸣探讨,兴利除弊,为我所用……
在他的引领下,学生妙笔生花,吟诗作赋,诗词联对,样样精通。教室门口,学生拟定“胸怀山河通闻春秋千载智定乾坤凌波岂能微步,志比鲲鹏遍览缥缃万卷才齐日月屠龙何需倚天”对联;高考前夕,学生泼墨“十载韬光珠藏玉蕴禹寸陶分不待扬鞭潇洒骐骥追风起,一朝脱颖心耕笔织潘江陆海且看挥毫涅槃凤凰奋翮飞……”
全班学生还集体创作赋文《大四班帝国歌》,写道:“语文克松,魏晋风骨,谢鲍气度,歌明月窈窕,叹古今过往……”
罗克松在课堂上讲解习题。通讯员 供图
把平凡之事做细致,把平淡之事做精彩
2017年,鉴于罗克松的师德修养与突出业绩,学校选拔他担任年级主任。大冶一中实行的是年级主任负责制,年级主任在学校的领导下组织教育教学,负责全年级的工作。全年级有80多名老师、1200多名学生,教育教学管理工作,非常繁重。
罗克松认为,教学备考不是一个人的江湖,更不能成为一个人的战斗。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干部干部,先干一步。当年级主任,千头万绪,他还坚持带了三年实验班,既要挂帅,也要出征。打铁还需自身硬,无须扬鞭自奋蹄,每次公布成绩数据,他的名字总是排在第一个,接受所有老师的监督。
2020年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原本有条不紊的高考复习的进程。当时,全年级学生居家备考,没课本无资料,高考复习无以为继。
为此,罗克松三次带领年级教师,深入全市所有乡镇、街道,将资料、试卷送到每个学生手中,先后进行两轮家访,深入每个学生家庭,嘘寒问暖,加油打气,督促疏导,培优补差。
复学复课后,罗克松努力打造“年级一个音,师生一条心,班级一家亲”的高三团队,带领高三全体师生,精细谋划,精心布局,挑灯夜战,谈心交流,临门一脚,颗粒归仓……
在他的感召与带领下,有的老师在办公室为住宿学生煨汤,有的老师写信鼓励学生,有的老师考前为全体学生包粽子,更多的老师利用午休时间免费辅导学生,进行面批面改,高三全体老师一日三餐在教室陪餐,上下求索,守护守望。
怀着对教育的一片冰心,对莘莘学子的无限关心,对语文教学的工匠痴心,心怀教育报国,当新时代的“大先生”之志,罗克松在这条其修远兮的漫漫教育长路上继续阔步前进。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