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鄂东新闻

鄂州花湖华山村改造“由内而外”,共同缔造加快实现强村富民

发布时间:2022年09月30日17:10 来源: 荆楚网

图片1.jpg

华山村。通讯员 供图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蔺伟伟 欧阳玉洁)金秋时节,行走在华山村新刷黑的柏油路上,错落有致的房屋掩映于青山绿水间,万家夫妇正像养育着“命蛋蛋”一样抚育着生态大棚里挂在藤蔓上的甜瓜、葡萄,高兴地合不拢嘴。

近年来,华山村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深刻把握乡村振兴的时代内涵,高度落实“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要求,着力走好党组织引领、合作社带动、组团式发展的强村富民路子,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能。

“先改变观念,再美化家园”

“乡村整治?嗨,这跟俺们有啥关系,不就是‘政府出资’‘政府包办’吗?”说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里叶爹爹一语道破了他的“刻板印象”。按照统一的模板,统一的样式,对村民的房屋、村内的道路进行无伤大雅的“缝缝补补”,有的甚至脱离实际,“邯郸学步”,造成了乡村改造中的“不伦不类”“水土不服”。

“先改变观念,再美化家园”,了解了村民的改造印象之后,华山村党总支书记叶良春开始暗自下决心,要开展一次由“内”而“外”的乡村改造。

“我们老人用惯了旱厕,再说我那点菜园积肥就靠这个厕所了…”,在叶家楼通往花马湖段主干道拓宽工程改造工程中,沿路的4个旱厕成了拓宽工程的阻碍,天气一旦转凉,浇灌水泥路面质量也会受影响,对于正在投建的100亩香莲荷塘产业基地也是大煞风景。

看着眼前的焦灼形势,叶良春迅速谋划部署,组织村干部利用晚上下班时间开展村民谈心会。

图片2.jpg

自来水管网改造。通讯员 供图

“拆除旧厕所后会在湾里统一建造水冲式公厕,而且还要建设污水收集管道,接入家家户户,这样的话我们的环境干净又卫生,打消了我之前担心没有厕所可用的顾虑”。

图片3.jpg

圆桌会。通讯员 供图

“听了书记的介绍,我很看好。村里出钱又出力为我们修路,归根到底是为了今后的产业发展打基础,我们不能做‘拆个厕所就要补偿’的‘拦路虎’,这样是因小失大。老人也应该眼光向前看,改变落后的思想,以实际行动托起美丽乡村建设”,大家在圆桌会上你一言我一语,纷纷道出了心声。

在了解政策后,老党员叶长青率先拆除自家侄儿的旱厕,并打算在室内改造新修一个马桶式卫生间。改造之初,不少群众还持观望态度,看到改造后的厕所干净又卫生,村民的心态也在慢慢转变,从“不想拆”到自发加入改造“大军”中来。截止目前,华山村旱厕拆除工程已临近完工,路面拓宽工程正如火如荼进行。

“共同缔造是一个内生过程,激发群众主体意识非一朝一夕之功”。从一开始的不理解、不配合到最后的主动让地让物参与改造,这一转变过程来之不易。它反映的不仅是村干部干事创业的决心和信心,更是村民们逐渐增强的“主人翁”意识。

“先汇聚民智,再落实路径”

“太滑路不滑了!”家住华山村的沈女士高呼道。近段时间,花湖镇华山村和胄山村的村民们看着竣工的“华莲路”陡坡降高工程开工个个喜笑颜开,庆祝着家门口的陡坡改造完成。

图片4.jpg.jpg

“太滑路”改造。通讯员 供图

“华山村的祖祖辈辈村民都知道,莲花地后山是通往我们村8组半边山的必经之路,也是我们经常出行的主要干道,但这条道路有一处高出水平路基3米的陡坡,因受地质条件限制和人文历史的影响,该陡坡一直未能降低。村民出行十分不便,特别是雨雪天气,经常有人骑摩托车或电动车在这里摔倒,因此被村民们戏称为‘太滑路’”,村委会主任明秀英介绍道。

针对基础设施改造,华山村委会并不急于画图纸、出规划、盲行动,而是从一家一户走访开始,村里建什么、怎么建,听听村民们怎么说。

此次降高工程,华山村“两委”深入田间地头前前后后与村民商议近10次,汇集民智,最终才想出来一条“金点子”——在不违背村里习俗不受地质条件限制的情况下,通过延伸莲花地主干道至莲花地沿湖半岛,实现了与半边山湾道路的有效衔接。

这不仅解决了群众出行难问题,而且贯通了半边山、莲花地、叶家楼三个沿湖半岛,打通了花马湖环湖道路,为华山村休闲旅游产业链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开始有些村民因为风水问题不同意我们改造‘太滑路’,我们尊重村民的意愿,并不停地深入百姓中去寻找最佳的方案。要尊重村民说‘不’的权利,只有村里人真心参与,才会带来真心改变。”说起施工改造,华山村党总支副书记叶志芳颇有感慨。

在整个危桥改造工程中,华山村委会汇聚民智、举一反三,在改造危桥的基础上,还加上了防护栏,刷黑了连桥道路,把民生实事办到百姓心坎上。

“先提升基础,再谋划发展”

走进村内百亩生态大棚产业基地,扑面而来的是暖暖的湿气和阵阵葡萄清香,婀娜多姿的绿色藤蔓连同点缀其间的“绿宝石”勾勒出一个喜气盈盈的丰收之年。

“我们是黄石的游客,黄石城区与花湖镇仅隔一条马路,开车只需3分钟到达。现在住在村里和城里一样,家门口就是旅游景点”,前来采摘葡萄的游客说道。

图片5.jpg

“润之春”生态园。通讯员 供图

很难想象,几年前这里还是一块荒草丛生、无人管理的抛荒地。“现在村里都是我们几个老爹爹老婆婆,年轻人都出去打工啦。”一名老人说着村里的现状。

图片6.jpg

生态大棚基地。通讯员 供图

如何因地制宜,走出一条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正值防止耕地“非粮化”“非农化”关键时期,华山村“两委”决定和村民们一起借着国家“三农”政策的发展东风,用“产业强村、拴心留人”的发展理念来带动村庄加速前进。

2020年,在村民的积极支持下,华山村投资38万将这块闲置空地“刷新”成“生态宝地”,并发包给润之春生态合作社进行种植经营,先后建成22亩的“润之春”葡萄采摘大棚基地和19亩的“至美”多肉园艺种植基地等绿色生态农业基地。

随着一系列农业合作社先行示范点建设效益日渐凸显,激发了广大青壮年返乡创业的热情,涌现出大批致富带头人。一方面村民利用资源禀赋流转土地,打造创业致富的平台;另一方面致富带头人优先聘请贫困户和残疾村民就业,实现了“不出村就能创业,家门口就能脱贫”的理想效果。

图片7.jpg.jpg

“至美”多肉园艺基地。通讯员 供图

“以前我们都是到外地打工。现在村里有了基地,在家门口就业,还能照顾家里。”60岁的贫困户张大爷说,说起现在的生活,张大爷乐了,干得也更起劲了。

共同缔造的最终目的就是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增强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如今的华山村,走出了一条共同缔造、产业引领乡村振兴的致富之路。202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了428万元。连续三年村集体经济增长5%以上。

在提升村庄硬件设施的同时,还进一步推动群众共享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福利,“我们每年投入约140多万元,为全体村民提供医疗保险和小额意外伤害保险,切实减轻村民负担,同时对高龄老人,退伍军人、大学生等群体都有相应的补贴,每年有100多万的支出”,叶良春说。

图片8.jpg

花马湖度假村。通讯员 供图

“能建成产业,村民的拥护和支持功不可没。”叶良春信心满满,今后,华山村将继续握紧“共同缔造”这把“金钥匙”,坚持“工业强村、商贸富村、创新活村、生态美村”的发展理念,依托自身资源禀赋,打造华山综合产业基地,走农文旅乡村发展之路。

【责任编辑:吕鉴蕾】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