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积极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浓厚氛围,咸宁市委人才办与云上咸宁联合开办“聚咸宁·贤才谈”系列专访,邀请相关领域优秀人才代表讲述在咸宁发展的心路历程、切身感受,让更多的人才了解咸宁、融入咸宁、扎根咸宁。今天推送:咸宁市中心医院副院长(挂职)——李佳。
【人物名片】李佳, 湖北中医药大学医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湖北中医药大学针灸研究所实验室主任,是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入选第三届“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名单。2020年8月至2022年10月在咸宁市中心医院挂职副院长。
他,博士毕业留校任教,身兼数职,成为咸宁引进的“候鸟”专家。挂职服务咸宁这两年,他致力于用小小银针,传播中医大文化。
【“候鸟”专家】谈来咸宁市中心医院挂职
谈起来咸宁市中心医院挂职的经过,李佳说,博士毕业后就留在高校任职,后来在咸宁市委人才办的牵线搭桥下,于2020年8月,作为湖北省第九批“博士服务团”成员,到咸宁市中心医院挂职锻炼。
由于咸宁离武汉很近,李佳成了咸宁引进的“候鸟”专家,每周一、周五在湖北中医药大学给学生们上课,管理实验室的日常工作,周二到周四在咸宁服务。“这些安排也得益于咸宁市中心医院各级领导对我的理解和支持。”李佳说。
来咸宁市中心医院挂职副院长后,李佳主要参与医院的专家门诊、教学查房、323攻坚任务,还会不定期开展科研讲座,组织或参加院内、院外学术会议。
“刚来咸宁还感觉蛮陌生,但是市委人才办、团市委、包括用人单位都对我们这些挂职人员提供了很多帮助,最让人没想到的是,咸宁市中心医院作为一家综合性医院,对中医非常包容,让我的很多工作能够顺利开展下去。”基于此,李佳又主动申请延长一年服务期,继续留在咸宁市中心医院服务咸宁百姓。这次,他将主要精力集中在中医文化传播和推广上。
【岐黄学者】谈在咸宁传播中医文化
为了传播中医文化,李佳主要在四个方面努力。
一是定期坐门诊、提高中医门诊量。二是加强院校合作,把岐黄学者王华工作室设立在咸宁市中心医院。包括李佳本人在内的9位湖北中医药大学教授、副教授成为工作室专家,定期在医院坐诊,不定期开展学术研究,帮助培养中青年学术技术骨干,推动中医药传承与发展。三是与医院骨科、肝胆胰外科、神经外科等科室医生加强沟通交流,一起探讨疑难杂症,并试着用中医视角破解临床难题。四是不定期开展义诊活动,把优质医疗资源和中医文化触角延伸到基层、服务到基层。一次义诊活动中,李佳发现通城县妇幼保健院没有中医科,于是在该院挂牌成立了“李佳博士工作室”,坚持每周抽出半天时间前往通城进行临床指导和学科交流,受到当地百姓一致好评。
【高层次人才】谈咸宁人才工作
谈及来咸宁印象最深的事,李佳说是来咸宁市委组织部报到的第一天。“当时咸宁市委人才办给我们这些挂职人员开了一个很温馨的座谈会,也给我们提出了希望,希望我们能尽快适应咸宁的生活,兼顾异地带来的各种问题。除此之外,给用人单位也提出了一些要求,要求全力为我们提供好服务,特别是衣食住行方面,让我们能安心在咸宁工作。”李佳说,这些贴心服务让他十分暖心,也看到了咸宁对人才的重视和关注。
谈及咸宁的人才工作环境,李佳说:“这次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咸宁市委市政府也曾多次召开人才会议,强调要坚持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环境留人,要求用人单位严格落实人才相关政策待遇,尊才重才敬才爱才,要在咸宁打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这两年,我在咸宁体会到,咸宁虽然人口不算多,但是很有人情味,我们很容易融进来,和大家打成一片,这些也得益于咸宁市各级单位对人才的关注和重视。”
未来,李佳将继续坚持以临床服务为导向,提高诊疗水平,在中医道路上永葆初心,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医人,也希望更多国内外人才来咸宁这片沃土创新创业、落地生根!(来源:云上咸宁)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