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叶恒 通讯员 鄂文旅)11月29日,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在摩洛哥拉巴特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7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据悉,“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是有关茶园管理、茶叶采摘、茶的手工制作,以及茶的饮用和分享的知识、技艺和实践。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项目包含了全国15个省区市的44个小项目,湖北有3个项目包含在其中,分别为恩施玉露制作技艺、赵李桥砖茶制作技艺和长盛川青砖茶制作技艺,且均为国家级项目。加上之前已入选的端午节、剪纸、皮影戏、京剧4项,我省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达到5项。
恩施玉露制作技艺
恩施玉露是选用地方优良品种茶树鲜叶,经特定工艺加工而成“形似松针、清香持久”的蒸青针形绿茶。成品茶色泽润绿,条索匀整、紧圆、光滑,挺直如松针,香气清高持久,汤色嫩绿明亮,滋味鲜醇,叶底绿亮匀整,被誉为“茶中极品”。
赵李桥砖茶制作技艺
(赤壁羊楼洞明清石板街)
湖北赤壁赵李桥自古盛产砖茶,其中黑砖茶非常适应高寒地带及高脂饮食地区人群饮用,公元10世纪就与蒙古进行茶马交易,后远销至俄罗斯及欧洲各地,年交易量达1700余万斤。青砖茶冲泡后,色泽青褐,香气纯正;米砖茶外形美观,色泽乌亮,汤色红浓,香气纯和,味道醇厚。羊楼洞和赵李桥作为万里茶道上重要的茶产区和集散地见证了中国砖茶文化的传播。
长盛川青砖茶制作技艺
长盛川青砖茶制作技艺,以鄂西南武陵山区优质茶树鲜叶为原料,经过初制、发酵、紧压、烘干等六大核心工序精制成茶。茶料经深度发酵,形成多种优质营养物质聚集;在茶砖表面压制“川”字作为通用标记,使其成为防伪标识和文化符号;在紧压茶中密度最高。成品茶色泽青褐、香气纯正、汤色红黄、滋味香醇。
传统制茶技艺通过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万里茶道等,茶穿越历史、跨越国界,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已经成为中国与世界人民相知相交、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媒介,成为人类文明共同的财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