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省直资讯

六项“蹲点服务” 再造“新高关”

发布时间:2022年12月29日17:50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廖琪 徐智容这里是一片希望的热土,充满无限生机和活力,蕴含巨大发展潜力和机遇。站在高关,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火热的场景。今日高关,是项目建设的“主战场”,人才培育的“大舞台”,经济发展的“大引擎”。

立言传声,蹲点传达党的声音

“立足高关实际,开展灵活多样的理论宣讲,努力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讲好、讲活、讲透,切实将党的声音精准传递到每一个干部职工的工位上、心坎上。”高关局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朱明华说。

在“周二夜学”的现场,党员与授课老师开展互动式交流,打破了常规讲堂、“一言堂”弊病。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武装,旨在激发全局干部职工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像这样的“周二夜学”,2022年高关水库全年共开展了34期,先后邀请省市委党校教授、水利厅有关处室负责人开展互动式授课交流22人次,90后干部交流理论学习体会422人次。授课老师以PPT、板书、视频、游戏等方式,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可听可看,可感可触。一线党员结合各自的工作经历,即时分享理论学习心得,现场与授课老师交流,解困答疑,保障了学习效果。

在高关水库除险加固现场,“党建+工地”活动正在如火如荼的举行。领导班子到工地一线讲授党课,解答干部职工在政策理解中遇到的“硬骨头”,征集大家对于水库建设的“金点子”,以讲促学,以知促行,激励参建各方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新高关”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田关-高关”友谊林、“青年沙龙会”、“礼赞新时代 喜迎二十大”——水利文艺轻骑兵送文化到高关书画作品巡回展”等活动开展,党的声音得以精准传递,党的精神得以落地生根,干部职工建设新高关的热情高涨。

扎根基层,蹲点调研群众需求

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中,高关局党委班子迅速带队,兵分五组深入联系点,蹲点切实解决群众需求。

“局党委书记、局长贺俊经常深入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项目工地,了解我们的想法,征求我们的意见建议,从规划设计角度,为设计方案提出许多可行性建议。”湖北大禹项目经理王红祥说,“每到工区他就深入一线,与工人交流生活和工作情况,还邀请设计院的同事们帮助改进工程设计,在高关水库的鼎力支持下,我们离勇夺“大禹奖”建设目标又近了一大步。”

随着下基层、察民情、精调研、重服务等工作的深入,高关水库形成了问题清单,改善干部职工工作、生活环境,优化灌区灌溉设施使用条件,解决工地一线防暑物资短缺,保障京山、应城两市32.4万亩农田灌溉等11个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赢得了参建各方以及供水区、灌区群众的高度认可,“新高关”良好形象跃然而出。

锱铢必较,蹲点监督工程质量

质量是工程的关键。面对除险加固和灌区续建配套等项目建设任务,高关局始终坚持绷紧“质量”这根弦,强化各项工作举措,切实把工程质量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用质量为建设“新高关”保驾护航。

“我们本着专注、严谨、用心的态度,来对待每一个项目、每一道工序、每一件材料,全力以赴打造样板工程。”工程管理科年轻干部这样介绍自己每天的工作。7月,高关局干部职工深入项目一线工地时,了解到一号副坝生态护坡段面有许多碎石,若不及时清理,将影响草皮成活,进而关乎整个工程质量。在离阴雨到来前的植草皮“窗口期”只有四五天的短时间里,全局干部职工积极响应局党委的倡议,以“店小二”态度和主人翁精神,义务参与清理碎石劳动。用“只要高关美,不怕流汗水”的实际行动为施工方纾难解困,打造“新高关”,展现高关干部职工良好的精神风貌。

钉好“钉子”,蹲点学习工程业务

2022年,高关局利用“三大工程”建设项目的契机,以一线大练兵活动为抓手,持续开展项目拉练、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党员突击队、党建进工地等活动,选派10余名青年干部到工地“蹲苗”,深入一线跟班实战锻炼,持续开展课题研究。

7月,水库灌区遭遇罕见大旱天气,水稻进入抽穗灌浆期,许多农田却干得裂缝,群众急得跳脚。高关局的90后青年党员突击队下沉到一线参与灌溉抗旱。

在灌溉期间,他们每天早出晚归,扎根在渠道现场,穿梭于荆棘林中,汗流浃背,晒得黝黑,被蜜蜂蛰过,被毒虫咬过,尽管困难重重,但这群年轻人们将汩汩清流“押”到龟裂的土地,特别是当一泓清泉时隔20年再次流进灌区末端的应城市陈河镇时,灌区群众称赞说,没有辛苦的高关水利人,田野浇不上“救命水”,禾苗喝不到“保命水”,村子流不进“幸福水”。

在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的同时,他们主动把一线当舞台,视群众为老师,在实干中提升,收获业务技能,有了全新的“蹲苗”体验。

脚踏实地,蹲点历练吃苦精神

在青年突击队的成立现场,青年党员们集中宣誓:“我们坚决做到,最艰巨的担子我们挑,最危险的地方我们去,最紧要的关头我们上,最困难的时刻我们到。”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深刻体现在高关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全方位,成为高关局党员干部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传家宝”和“防腐剂”,成为“新高关”建设的加油站和助推器。

2022年,面对灌区现代化改造工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灌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项目、京山水土保持重点工程、汪家坡清洁流域工程等项目多、时间紧、任务重的实际情况,高关局党员干部以身作则,主动作为,敢于担当,攻坚克难,全力以赴抢时间、保质量、抓进度。在输水隧洞拆除重建、大坝帷幕灌浆项目中,党员干部24小时带头奋战工地一线,与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有力确保工程如期在汛期来临之前完成,保障了水库安全度汛。

下沉一线,蹲点保障工程运行

高关局坚持把蹲点工程运行当做一项工作重点和亮点来做,坚持持续跟踪做好旱情、汛情调查,主动打好防汛抗旱的“主动战”,将“店小二”精神贯彻始终,优化服务保障工作,推动工程高质量运行。

2022年高关局高度重视水厂、电站两家企业的资产清查与划转工作,局领导深入水厂、电站走访调研,就企业划转与职工面对面交流,打消顾虑,稳定思想,确保企业安全稳定运行。水厂全年爆管仅4次,比去年同期下降50%,全年累计供水122万m³。科学发电调度,全年调节水位及抗旱发电共86天,累计发电量137万KW·H。

与青山为邻,和绿水相伴,用勤劳、智慧和汗水,在荆楚大地上抒写丰收、安澜、富裕、幸福的治水华章,这就是美如画卷的“新高关”。

【责任编辑:李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