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据说,这条路上藏着荆门仅存的两座古城门...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3日09:42 来源: 荆门新闻网

一面古色古香

一面烟火翻腾

工商街,独特的“荆门折叠”

荆门,这座城市,有人怀念在夜市中的觥筹交错,有人留恋在清晨公园的盎然生机,有人流连烟火气浓浓的市井长巷,也有人想念街边一隅的安静美好。诚然,我最怀念的莫过于“城市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日升月落,秋去冬来,短暂慢下来的城市,熟悉的烟火气逐渐重现,独属城市的那份“喧嚣”正慢慢回归。清晨,街边的叫卖声把人唤醒,菜市场里阵阵讨价还价声略显亲切,广场里孩子们欢乐的嬉笑声不绝于耳,夜宵摊前就着啤酒撸串,好不惬意。

烟火气的荆门回来了,热闹的工商街回来了...

南熏门和凤鸣门,透着浓浓的历史厚重感。

要说在荆门城区哪条路留存时间长,工商街必定有一席之地。有年代感的街道,被华灯璀璨围绕的高城深堑,南熏门和凤鸣门,迎来了它们的第832个初冬。

时光倒回绍熙二年,彼时南宋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陆九渊出任荆门知军,当时的荆门正是南宋抗金的边地,处江汉之间,为四战之地,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但在当时,连城墙也没有。陆九渊"乃请于朝而城之"。陆九渊率领军民,仅用20多天,就完成了城墙土建工程。

抗战时期,日军轰炸并侵占荆门城区,大半房屋被炸毁和拆毁,城垣也被日军两次拆毁,解放后,城垣无存。

徒留南薰门、凤鸣门二城门楼,历经八百余年的岁月洗礼,历经日晒、风吹、雨淋,甚至是洪水、战乱,依然傲立,向世人述说着古城曾经的繁华与沧桑。

当明末清初的南熏门遇上现在的工商街,仿佛时间静止了一般。

“有年代感”是我对工商街的第一印象,它不像中天街那样繁华,而是保留着一种时间遗留下来的独特魅力。

“在这里随便一家店都有一二十年的历史了”是的,沿街走去,裁缝店、老式理发店、菜店等等,都还是最初的模样。

现在的工商街,充满着浓浓的人间烟火气。

经历了几天的“安静”,工商街现在又“活”过来了。

由南薰门往南横穿,跨过竹皮河,走进一条百余米的小巷,撞见护城河对岸的老旧风景。我们到的时候正值下雨天,阴沉的天气并没有阻挡行人停下来的步伐。

狭窄的街道、不太平整的地面,以及头顶上被杂乱的电线和各家老式晾衣架装饰而成的天空,唤醒的是每个人脑海里都会有的老社区记忆。

“裤腿子长了,去哪里打扁?”

“南薰门进克,一条gai好多裁缝!”

小时候上街,听见街上“咔哒、咔哒”的缝纫机声作响,就知道,过了这座桥,就到工商街了。雨中的街道里,几位老裁缝正专注于自己手上的活计。

一家裁缝铺内,大姐正在改一件呢子大衣,头也不抬,麻利的拆了肩上的缝合线,重新在缝纫机下过了一遍,“干了十几年裁缝,简单。”看到我们的到来,大姐热情地招呼着我们试穿她正在做的大衣:“这件绿色的适合你,看这版型和裁剪,都好!”大姐手里不停,这期间还能跟街坊邻居搭个腔:“我不是推销啊,我是看她个子穿这个合适。”

这条路上招牌多是手写,往前走,看见一家“老胡理发染发”,白板红漆书写的招牌,傍晚时分,老板戴着老花镜,正认真地读着报纸,一旁的架子上整整齐齐的摆放着毛巾、剪子、肥皂等物件,走进这里,仿佛一秒穿越回了上世纪九十年代……

现在的工商街,藏着最正宗的家乡味道。

工商街北面,是荆门宵夜的头牌——美佳乐巷子,这条路据说是荆门人打卡美食的首选。无论时候去,都是人气爆棚的模样。

江西瓦罐汤、韩记酸辣粉、鲁香煎饼、公安锅盔等...这些老店我们从学生时代吃到现在,当然这里面还掺杂了一些网红新店。

矮子馅饼全国总店,也坐落在这条路上,这个荆门的名小吃,在冬日的雨天里,仍有几人冒着寒风,等待着刚出炉的馅饼。

古老的,新鲜的,粗朴的,精致的,工商街不经意间容纳了这些新旧事物,从而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和四周的繁华相比,工商街总有一种老街的质朴,只从细枝末节里生长一些小精细,小讲究,不动声色地,蔓延到老荆门的深邃里。

一条老街,浓缩了深厚的历史,却又不乏现代烟火气,角落间藏满了最正宗的家乡美食和老一辈荆门人的故事,我想,这大概就是工商街的魅力所在吧。(文/见习记者 李安安 记者 李覃杨 图/记者刘翔飞 雷皓然)

【责任编辑:白菲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