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鄂东新闻

麻城两会 | 推动“一区三园”整体争创国家级经济开发区

发布时间:2023年02月02日21:19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胡小军 通讯员肖杰、陈珏)2月2日,麻城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召开,麻城市委副书记、市长裴永波作《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麻城将聚焦产业发展所需,推动“平台、创新、枢纽、环境”为产业赋能、为发展提质,打造高质量发展重要引擎。

建设“三化”园区,推动“一区三园”整体争创国家级经济开发区

聚焦“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把园区打造为工业经济主引擎、招商引资主平台、项目建设主阵地,推动“一区三园”整体争创国家级经济开发区。

加快园区体制机制改革,推行扁平化、高效化管理,争取设立闵集街道,理顺园区管理秩序。科学编制园区发展规划,提升“一区三园”专业化水平。

5.jpg

麻城热电汽循环产业园。通讯员 供图

鼓励乡镇发展“飞地经济”,推动工业企业向园区聚集。加快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提档升级园区道路15公里以上,建成园区商贸综合服务中心。

完成三个园区万亩大征迁,推动工业“标准地”出让,做到“地等项目”。坚持“亩产论英雄”,力争规上工业企业亩均产值、税收增长10%以上。推进“腾笼换鸟”,盘活低效、闲置用地500亩以上。

强化创新驱动,完成技改投资35亿元以上

积极对接光谷科创大走廊,扩大人才、科技、信息等要素投入,构建协同创新体系。实施中小企业培育工程,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以上、省级10家以上;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0家以上、省级单项冠军企业(产品)5家以上,国家级单项冠军、绿色工厂实现新突破。

实施规上工业企业“上云、用数、赋智”行动,新增国家级两化融合贯标企业5家以上、省级两化融合试点示范2家以上。开展“技改提能、制造焕新”行动,实施重点技改项目40个以上,完成技改投资35亿元以上。

支持麻城湖北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创建为省级研究院,推进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60%以上、研发活动实现全覆盖。鼓励企业引进“科技副总”“科技特派员”,力争签约产学研合作协议10项以上。

探索柔性引才,着力引进一批高端型、技术型产业人才和园区管理人才。完善人才流动、评价、激励机制,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让更多英才汇聚麻城、逐梦麻城。

建设陆运交通枢纽,构建公铁水空一体化现代集疏运体系

开工建设沿江高铁麻城段,全力争取京九高铁与沿江高铁在麻城并站,建成石材铁路专线,加快建设大别山通用机场,全力推进举水河航运开发,常态化运行石材铁海联运专列,构建公铁水空一体化现代集疏运体系。

3.jpg

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通讯员 供图

实施高质量供应链物流体系建设三年行动,积极发展园区物流、冷链物流和专业市场物流,加快建设进川物流产业园,新增规上物流企业2家以上。加快建设大别山物流大通道,完善“市级中心、一乡一站点、村村有网点”物流网络。

依托交通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供应链经济,围绕菊花、蔬菜、石材等产业,增强销售流通、科技研发、检验检测、品牌建设等服务功能。

支持主导产业、重点企业拓展外贸市场,力争进出口总额突破2亿美元。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打造15分钟便民利企服务圈

扎实做好各项改革试点工作,着力形成一批具有麻城辨识度的改革品牌。实施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推动国有企业产业化、专业化、规范化发展。

以控制成本为核心优化营商环境,更大力度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行容缺预审、并联审批、联合验收,整治“体外循环”“隐形审批”,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

微信图片_20230202205253_副本.jpg

麻城市政务服务中心。通讯员 供图

加快推动资源、服务、平台向乡村下沉,打造15分钟便民利企服务圈。

做实项目审批帮办代办服务,强化跨层级联动、跨部门协同、跨事权整合,努力打造成本最低、审批最少、效率最高、企业获得感最强、发展氛围最浓的一流环境。

【责任编辑:胡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