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省直资讯

恩施:众人合修致富路

发布时间:2023年04月01日11:48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易继兵、陈刚、杨春苗、谭长生)近日,恩施市板桥镇新田村太平河组一条全长2.5公里的机耕道路扩建完成,为世代居住在这里的10余户村民打通了多年来的心结。

“该条机耕道始于20世纪90年代修建,当时,全组二十多户人家肩挑背磨、开山放炮花了三年多的时间,我们当时还被授予“红旗小组”。可30年后的今天,我们却因为这条又陡又窄的机耕道,成了全村最落后的小组,实在想不通。”太平河的老队长吴明康不甘心地摇头说。

处在峡谷幽涧的太平河组,因药材、木材资源丰富,良田肥沃,一直以来,居住在这里的人家都过着相对比较殷实、富足、恬淡的男耕女织生活。这几年,随着美好乡村共同缔造的号角声日益嘹亮,新田村鹿院坪景区大兴交通,引进旅游项目,发展态势良好,目前已经晋升为4A景区。眼看周边都在被旅游业带动迅猛发展,都逐渐过上了好日子,而生活在这距景区一山之隔太平河的百姓却一筹莫展,这里因交通闭塞、人迹罕至而导致喂的大猪卖不出去,30多岁的小伙找不到对象,买种子、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运送不到家,他们才发现,这条机耕道路已经成了他们的穷根儿。

“祛除穷根,不然我们这辈子都不能翻身!”常年在外打工看惯世外繁华的吴承香情绪激昂地在小组大会上说。大家都纷纷表示赞同。可是说到资金的筹措上来。大家都犯难了,经过初步预算,挖机费用、开山费用、人工工资大约需要资金十余万。

近几年由于交通问题,导致产业单一,发展一直不瘟不火,久而久之,百姓失去了争优创先的积极性。如今太平河组提出了扩建机耕道的这一想法,迅速摆在新田村支两委和市教育局驻村干部的议事日程。村委书记李璐、驻村干部杨顺红和驻组干部谭长生经过充分商量讨论,决定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现场组织院坝会,充分激活太平组美好乡村共同缔造的内生动力。

第一个率先发言的还是年近七旬的老队长吴明康。他说:“我是隔天远隔地近的老人,按说可以不参加今天的大会,但是我不能眼睁睁地看着美丽的太平河组成为一个笑话,我支持资金1000元,并义务参加全部修路。”吴大爷家里近几年的情况大家是知道的,这1000元真的是从牙缝里抠出来的。有了大爷的发言和率先垂范,大家都纷纷行动起来,长期受病患上骨结核、长期享受低保供应的章灵芝,拄着双拐也来到现场,她说:“我是全组最困难的,现在修这条路是为了我们这里的发展,我自愿和周围邻居一样出6000元,为这条路出点力,先找亲戚借点钱垫上,然后省吃俭用慢慢地还,修路是迫在眉睫的事。不能耽误”。本次院坝会在两位关键人的带领下,一场最美乡村共同缔造的美事悄悄酝酿,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募捐资金4万元,但还不能完全支付挖机开山的费用,还下欠5000余元,驻村干部杨顺红和驻组干部谭长生也当即表态余下费用他俩兜底。

接下来,已外迁的本组优秀老党员刘诗玉听说道路拓宽要占用他家林地耕地,主动找上驻村干部杨顺红和驻组干部谭长生表态同意可以无偿占用,并且还自愿捐款1000元。有了这些关键少数的带领,新田村委会和其他爱心人士纷纷慷慨解囊,一条禁锢了太平河组30年的机耕道路,在这一刻得到彻底改变。

2月5日,春意阑珊,山顶上还存留着茫茫的春雪。驻组干部就马不停蹄将林业、国土部门人员邀请到现场进行了勘测。施工当天,将近70岁的吴明康,拿着钢钎铁锹和周围的邻居一起热火朝天地在路边砌路肩。身上冒着白色热气,挺拔的身影依旧苍劲有力。拄着双拐的章灵芝来到现场捡拾碎小石头铺路,太平河试种有机蔬菜的企业家汪军维得知道路正在施工时当即表示修路后所需的碎石颗粒他自愿承担,不收取任何费用……一场共筹、共建、共享的共同缔造最美乡村画卷徐徐展开,这条又陡又窄的机耕道在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号角声中浴火重生,美丽的太平河在充满生机的山麓间奔流向前。

作为新田村对口帮扶单位的市教育局主要负责人甘志明表示:“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发动广大群众开启美好乡村共同缔造的新篇章,充分运用人脉,协调一些社会公共资源,让更多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项目投入到乡村建设发展之中,为我市美丽乡村建设贡献教育力量。”

【责任编辑:谢圣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