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让村庄环境步入新时代——赤壁市农村垃圾治理迈出新步伐

发布时间:2023年04月17日10:05 来源: 云上咸宁

云上咸宁报道(记者 陈玲 通讯员 张升明)马路干净,庭院整洁,绿荫堆翠,春花耀眼。

4月12日,一群来自外地的骑行爱好者路经赤壁市柳山湖镇腊里山村,看着这里美丽的乡村环境,不由得感叹着“这里太美了,一点也不是我们想象中的乡村。都说农村龌龊不堪,垃圾遍地,这里干净得像洗过一样。”

村民笑了,说:“你说的样子,是以前的农村。”

▲干净整洁的腊里山村

垃圾回收,让垃圾有去处

腊里山村的转变,是在赤壁市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之后。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首先就得让垃圾有去处。”赤壁市农村垃圾治理相关负责人熊智明说。只有垃圾有地方去,村民才不会乱扔垃圾。对此,赤壁市凝聚力量,加大对农村垃圾治理的设施投入。

“为了让生活垃圾集中,我们在村里设置垃圾分类厅、有害垃圾及可回收物回收站,引导村民将垃圾进行分类投放。”柳山湖镇党委委员、副镇长李智光介绍。镇里先后购置垃圾分类亭10组,垃圾转运车2辆,对全镇6个村的垃圾进行集中处理。另外购买洒水车2台,对全镇范围的大小马路进行卫生保洁清洗。

“每天垃圾都有人上门收集,我们只需要将垃圾分好类,放在指定位置就行了。”村民程道怡说。每天早晨6点到7点30分,都有清运工人收集垃圾。那些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他们也会分离出来,拿到村里有害垃圾回收点,换肥皂、洗衣粉等日常用品。

在腊里山村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存放点,里面堆满了村民们拿来的废旧电瓶、灯管及农药、化肥等包装物。“垃圾有了去处,村里环境自然就好了。”李智光说。下一步,该镇将进一步探索“垃圾不出门不落地”管理模式,采取垃圾上门收集,从而达到户外垃圾桶少放、直至不放的效果。

▲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存放点

陈年垃圾,让改变有亮点

傍晚时分,黄盖湖镇付家垸的河滨广场上,灯光闪烁,音乐缭绕。周围的村民纷纷向着这里汇聚,跳广场舞的、打太极拳的、吹萨克斯的,好一片热闹景象。

“这里以前遍地是垃圾。”黄盖湖镇人大主任王祥元说。因为这里是黄盖湖流域的入江口,村民们以前一直都是把垃圾往这里倒,俨然成了一个垃圾场。当时,作为国家172重大节水供水项目之一的黄盖湖流域防洪治理工程动工,而付家垸正在治理范围之内。

赤壁市借此机会,立即将付家垸垃圾整治与防洪治理相结合,调配3台挖掘机、8辆工程车,整整忙碌了半个月,把这里清理干净。为进行彻底整治,赤壁市又在这里建一个村民广场,并顺河段修筑了5米宽的沥青混凝土道路、3米宽的彩色沥青人行道,种植各种树木2056株。如今,干净整洁的广场,成为村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陈年垃圾是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痼疾,要彻底治好它,仅仅铲除还不行,必须让它长出新绿。”赤壁市城管执法局党组成员、赤壁市环卫局局长王怀林说。据悉,截至目前,赤壁市在清运农村陈年垃圾过程中,共建设乡村广场、小游园17座,真正让垃圾场在村民心中长出新绿。

▲望凤园村民广场

美好环境,让村民齐参与

4月10日,赤壁市中伙铺镇安丰村村民陆和清就骑着村里配置的电动三轮车,开始了环境卫生督查员的工作。“以前每天都要在村里主次道路上,捡起两、三车垃圾,现在基本上见不到垃圾。”陆和清说。

安丰村共14个组,28个自然村湾。为保证全村环境卫生,村委将全村划分为24个卫生责任区,每个责任区指定一名专人负责区域内卫生环境的保持。但是仅靠24人维持全村,根本不行。

“我们搞评比公示,其目的就是激发村民共同参与环境卫生整治。”安丰村书记王新发介绍。卫生责任区负责人每天将村民家房前屋后的卫生情况拍照,发在村民群里,这样就形成鲜明的对比。

该村12组的田祖国说:“在群里看到别人家门前屋后都干干净净,自己家门前龌龌龊龊,这脸上挂不住。”为了保持自己家门前屋后的清洁卫生,他每天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扫地、捡垃圾,保持家门口的干净整洁。

▲干净整洁的村湾一角

村民自发参与环境卫生整治,形成人人都是清洁工的局面,一下子让村里环境卫生得到根本性转变。

在黄盖湖镇大湾村,每月将各个村湾的卫生情况进行评比,并按要求打分,进行排名公示。

“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这里面少不了村民的参与与努力。”王怀林说。下一步,该市将持续推进环境卫生村民建、村民评机制,进一步激发村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共建力量,让村庄环境步入新时代。

【责任编辑:吕鉴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