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记者从市博物馆获悉,“惟见长江天际流——考古中国·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研究成果展”从4月18日起至8月中旬,在省博物馆南主馆三楼特展厅对观众开放,石家河出土的12件精美玉器亮相展出。
本次展出由湖北、湖南、河南、安徽、江西5省文物局主办,主要展出2020年以来,鄂、湘、豫、皖、赣五省考古新成果,聚焦公元前3700年至公元前221年的长江中游地区,从新石器时代的文明曙光,到中原夏商文化对本地文明的催生、周王朝对南方的经营、楚对南方的开发、直至秦统一这一重要而长时段的历史进程。展览分为“九江甚中——古国时代的长江中游文明”和“江汉朝宗——夏商周时期的长江中游文明”,充分反映了长江中游地区文明进程研究的成果,体现了新时期考古工作把考古探索和文献研究同自然科学技术手段有机结合起来,综合把握物质、精神和社会关系形态等因素,逐步还原文明从涓涓溪流到江河汇流的发展历程。
展览共展出文物180余件(组),其中市博物馆展品有连体双人头像、玉虎、虎头像玉管、玉蝉、扇形玉佩等12件石家河出土的精美玉器。石家河遗址是我国长江中游地区迄今发现分布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面积达120万平方米,被评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重大发现”之一。2015年,石家河文化谭家岭遗址出土240余件距今4000多年的精美玉器,其工艺代表了当时中国乃至东亚琢玉技艺的最高水平。(天门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谢婉静)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