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省直资讯

【品味茶道 旅行千年】安徽:祁门红茶“一战成名”

发布时间:2023年04月23日17:24 来源:

十九世纪中后期,在皖南神奇的北纬30°,一款让欧洲权贵痴迷的“红茶”悄然问世。它沿着万里茶道,走向世界。在1915年第一届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一战成名”,一举获得当年的最高奖项“甲项大奖章”和两枚“金质奖章”。

祁门工夫红茶成品外形条索紧细,峰苗秀丽,金毫显露,色泽乌润有光泽,俗称“宝光”,汤色红艳明亮,滋味鲜醇隽厚,香气馥郁持久,叶底红艳匀亮。其中尤以香气著称于世,因其香气似花、似果、似蜜,无以名之,被茶界称为“祁门香”,是世界唯一以地域名命名其香气类型的茶叶,与斯里兰卡乌瓦红茶、印度大吉岭红茶一道,被誉为世界三大高香茶。

安徽省祁门县是“万里茶道”生产路段的重要组成部分。19世纪后期以来,祁门徽商主动引进红茶技艺改制祁红茶,一举而成中俄茶叶贸易外销红茶中品质最高者;20世纪上半叶,仍以祁门为中心,为挽救中国茶业之疲软,官、商、民、学等多方合作,进行了茶业调查,筹建改良场、合作社,组织茶叶统销等系列实践。徽商及皖南山区茶产地的种种尝试,展现了茶道贸易在不同历史阶段,由中国本土力量主导的为适应市场和提升国际竞争力而创造的多元景象。

祁门茶业改良场旧址

位于祁门县平里镇平里村。祁门茶业改良场的前身为农商部安徽模范种茶场,是中国最早的官方茶叶科研机构。民国四年 (1915)农商部始办,时农商部佥事陆潆任场长,“树立科学化实验场,社会化种植模范,以启发茶农集体革新的基层力量。”现存平里遗址和县城改良场总部。

平里改良场遗址位于平里镇梅南公园旁,旧日大门、车间、操场等遗存尚在,且保留有许多当年进口的制茶机械。距场不远的郭口还完好保存有当年首创的新式茶园。

祁门茶业改良场平里旧址

桃源古茶村与闪里老街

位于祁门县闪里镇桃源村。祁门西乡桃源村是著名茶村,祁红创制人之一的陈光楷(烈清)即该村人。据民国郑恭《杂记·祁门红茶源流》载:“民国纪元前五十年,有邑人胡元龙、陈烈清相继在祁门新安乡创设茶厂,招工授以焙制方法,祁红才开始萌芽,这两家茶厂算是制茶最早。”如今桃源村保留有茶商故居、茶号旧址,最出名的是村中有5座茶商捐建的古祠堂。在桃源外村闪里老街上,陈光楷故居也保存完好。

闪里老街今貌

(文稿编辑 张俊琪 程苏阳 马思琪)

【责任编辑:叶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