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叶恒 通讯员 鄂文旅)2023年“五一”假期,公众出游意愿强烈,文化体验、休闲度假等需求集中释放,全省旅游市场呈现稳步复苏、加速回暖、供需两旺态势。全省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文化和旅游部工作部署,按照“预约、限流、有序、安全”要求,精心谋划、精心组织、精心实施,实现游客量、旅游收入双增长、创新高,形成成势见效、聚势启新的新局面。
各项指标创历史新高 湖北文旅呈现稳步复苏新态势
“五一”期间,全省A级景区接待游客1296万人次,较2019年、2022年同期分别增长61.88%、116.03%;A级景区综合收入43.27亿元,较2019年、2022年同期增长97.04%、84.84%。星级饭店平均出租率74.1%,比2019年、2022年提高了10.99%、26.37%。节前,综合美团住宿、景区、交通等旅游相关订单,武汉成为国内热度最高的十大目的地城市;假期前三天美团平台“夜间游玩”搜索热度最高的城市中,武汉位列全国第一,武汉光谷商圈入列全国夜间消费最旺的三大商圈。5月3日,美团发布五一消费数据,武汉上榜全国十大热门旅游城市。央视《朝闻天下》公布数据显示,4月29日0时至5月1日16时,武汉东湖风景区游客量排名全国景区排行榜TOP10第8名。
游客出行需求充分释放 展现全省文旅消费市场新热度
热门景区火爆引领。武汉黄鹤楼景区、东湖绿道多次发布接待预警,游客量保持高位运行。武汉市黄鹤楼公园开启“五一”游园系列活动,为观众带来鹤舞长河实景演出等演出;东湖风景区推出“2023东湖奇妙夜”,主打超10万平米全景沉浸互动式的光影潮玩夜游体验。襄阳古隆中景区以“智圣”诸葛亮与“武圣”关羽为原型,上演一场“智武双全”的三国演武秀。宜昌三峡大坝累计接待12.6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441万元,三峡人家累计接待8.99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1186万元。假期第二天,恩施大峡谷接待游客23638人,较2019年同期增长15%,创单日接待历史记录;5月1日,武当山景区迎来客流高峰,单日游客一度突破2万人,车流达到1万余台。
图/三峡人家景区
各类景点百花齐放。黄石天空之城等景区举办西游记人物互动、川剧变脸、烟火晚会等人气活动,释放了文旅消费潜力。房县西关印象景区以弘扬诗经文化为主题,推出诗经系列活动,让游客在旅游中受到文化的洗礼和艺术的熏陶。京山市的山中小组亲子农场嘉年华、绿林山风景区五一玩趣节等活动,吸引周边游客前往体验,单日接待游客达1.5万人次以上。汉川市天屿湖旅游区开展天屿湖•2023皇家马戏全球巡演•汉川站活动,田水湾漫花小镇举办“虾路相逢 嗨啤一夏”龙虾啤酒音乐节。梁子湖区举办文化娱乐生态旅游观光美食节,听风音乐会等活动,让游客们品美味纯真,听渔歌唱晚,享自然悠远。宣恩县推出仙山贡水旅游区系列活动,举办特色文艺演出、摇滚音乐晚会,邀约百万主播亲临表演,现场气氛热烈高涨。
图/黄石天空之城景区
特色旅游彰显魅力。夜间游受追捧,4月29日-5月1日,武汉市夜间消费较去年同期增长超130%,武汉长江灯光秀以“建设英雄城市 弘扬劳模精神”为主题点亮两江四岸;假期五天,《知音号》夜场演出门票早早售罄;“夜上黄鹤楼”,看“八仙奇遇夜”奇幻上演,外地游客近八成。红色游受青睐,武汉10条红色旅游公交专线,假日期间的乘客明显提升;十堰鄂豫陕革命烈士纪念园游客摩肩接踵,追寻红色记忆,聆听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成为是一种时尚。乡村游受欢迎,荆州市推出“醉美荆州·踏青赏花之旅”等二十条乡村旅游线路;恩施州“赏花踏青之旅”线路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大美春光在路上”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体验乡村慢生活成为短线旅游的最佳选择;神农架将“神农书屋”与乡村民宿结合,提升乡村文化品位,享受书香与自然的和谐时光。美食游受热捧,武汉粮道街凌晨起游客开始排队等待“过早”,万松园“吃货”大排长龙等候排位超千桌;潜江举办龙虾嘉年华,省级休闲旅游街区生态龙虾城人气火爆,成为全国美食游热门旅游目的地。
图/咸宁蜜泉湖旅游度假区
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汇聚共创美好生活新动能
全省各地坚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持续深化文旅融合,推出系列文旅活动,打造文旅融合精品,文旅新业态、新项目、新场景不断涌现,不断满足游客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文旅消费需求。
文艺演出提升品质。全省各级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艺术单位安排300场文艺演出,超20项主题美术展览,为广大群众奉上丰富的文艺精神大餐。湖北省歌剧舞剧院文艺轻骑兵走进秭归,在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屈原祠浓情上演“诗里画里 屈原故里”大型实景交响音乐会。湖北美术馆推出品牌三年展“大漆世界:变·通——2023湖北漆艺三年展”,呈现来自9个国家147位艺术家的200余件精品作品。舞剧《章华传说》、话剧《春山如笑》、音乐剧《灯塔》、本土相声《左邻右社相声大会》、开心麻花《我愿意》在湖北剧院等院线接连上演,进一步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图/非遗进景区活动走进南漳水镜庄
文博展演传承底蕴。武汉博物馆环境式驻演汉剧《贵妃醉酒》,超近距离感受绝美唱腔。
图/荆州古城历史文化旅游区
荆州古城历史文化旅游区,首届楚文化节开幕式大型歌舞《凤鸣楚天》在护城河水上舞台实景循环演出。五峰柴埠溪景区推出“非遗文化周”活动,非遗体验、非遗展演、非遗课堂、非遗故事等众多项目,让前来畅游山水的游客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盘龙城遗址博物院最新舞蹈剧《城之根》首轮演出,重现盘龙城先民风采。武汉剧院环境式驻演音乐剧《灯塔》,坐在沙滩上看戏,演员与观众面对面。
科技创新融出未来。湖北省博物馆西馆大型沉浸式全息剧《遇见·楚庄王》,以全息投影与真人出演的方式,还原楚庄王的故事。
知音号首部亲子剧情游戏《你好,谢谢》主打实景互动演绎,观众与演员同台飙戏,沉浸式参与剧情走向。武汉客厅举办2023武汉数字漫游节暨TGC腾讯游戏超级世界活动,围绕“数字+科技+文创”,打造奇想艺术馆、电影梦工厂、高能研究所体验馆以及知名游戏IP展区,吸引众多游戏玩家打卡。中国光谷科技会展中心举办第六届CGF中国游戏节暨光谷动漫嘉年华,开展国风国潮乐舞大赛、电子竞技大赛、潮流乐队专场等活动。
协同发力丰富文旅供给 激发文旅消费拉动经济新活力
全省各级文旅部门和市场主体紧跟旅游需求新趋势打造旅游产品新供给,推出更多惠民政策、优质产品和贴心服务,不断增强游客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政策供给持续发力。3月来,通过设立 1.4 亿元“引客入鄂”专项奖励资金,投放首批1亿元“钟情湖北”文旅消费券,推出免票游、半价游、套票优惠等系列叠加优惠措施,让“五一”消费更享实惠,持续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宜昌市面向全国退役军人推出69个优待项目,含16条精品旅游路线,免门票旅游景区31个。咸宁市赤壁古战场等景区通过微信公众号预约、特殊人群关爱、亲子套票、团购预约优惠等方式提供免费门票或优惠门票。随州市西游记公园推出“致敬劳动者免费游活动”,随州医护群体、全国现役退役军人可全年免费观光西游记公园。恩施州恩施大峡谷等景区推出免门票或者门票半价优惠活动。神农架旅游区神农顶、大九湖、神农坛、天生桥、官门山、天燕等六大景区对广东省游客免票。
服务供给持续优化。武汉市各主要景区人流量远超平日,接近饱和,各景区采取排队限流措施,并组织工作人员维持秩序。武汉东湖风景区采取规整乱停放共享单车、清除乱张贴违规广告的措施,为游客提供了不一样的旅游新体验。武汉木兰花乡《再回北魏》大型实景演出途中,大雨突至,园区立即发动工作人员为游客免费发放雨衣,熬制姜汤驱寒。襄阳唐城景区游客爆棚,襄阳市紧急开通唐城循环摆渡车,解决景区外部交通不畅的问题。天门不断提升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引导游客参与文明旅游,营造文明旅游的浓厚氛围。
图/明显陵景区全力保障游客出行
产品供给持续丰富。荆州方特携手浏阳焰火协会打造“凤出荆楚”主题焰火秀,“十凤展翅”等多款造型的特效烟花在全国首秀。
恩施大峡谷推出夜游大峡谷等定制游产品,促进观光游向体验游转型。巴东神农溪景区提档升级《梦回神农溪》文化体验项目,打造全新、立体的神农溪纤夫文化。神农架旅游融合自然观光和休闲度假,大力发展观星、观鸟、观云等新型旅游特色产品。
图/襄阳盛世唐城景区
央地主流媒体高度关注 持续推高湖北文旅宣传新热度
中央媒体热点关注。新闻联播播报“湖北十堰,优美的自然环境,宜人的气候,吸引了不少家庭选择了住进民宿,享受慢时光”。麻城龟峰山、武汉东湖登上新闻联播·美丽中国。武汉黄鹤楼景区特色创意旅游纪念品被中央电视台专题报道。央视综合频道《晚间新闻》栏目聚焦襄阳“五一”期间旅游情况。
仙桃梦里水乡“绿荫栈道 水上森林 白鹭飞舞”受央视新闻频道《共同关注》栏目报道。新华社先后报道我省文旅近10次,转载量共近千次。报道湖北:全时旅游“白+黑”丰富游客体验及武当山、三峡大坝人气爆棚、随州乡村赏花人气旺,报道武汉博物馆驻演汉剧《贵妃醉酒》等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生活。新华网发文《湖北襄阳:依托区域特色促“五一”就近游》。人民日报《文旅活动丰富 消费持续升温》编发神农架生态旅游区开展“免票周”活动。
省内媒体集中报道。湖北日报等省市主要媒体纷纷聚焦全省文旅市场亮点特色、重点旅游城市和热门景区,多角度呈现了文旅市场兴旺、消费回暖及热门景区火爆景象。
坚决压实各级主体责任 构筑安全发展新局面
充分部署。节前,厅党组书记、厅长李述永组织召开全省文旅行业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和厅党组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指示,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有关要求,安排全省文旅行业五一期间安全工作,审定全省旅游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现场调度指导荆州等文旅部门和武汉黄鹤楼等景区,部署开展安全隐患全面排查。
加强检查。节中,5月1日,李述永同志实地暗访襄阳唐城、奇幻谷等景区。由厅领导带队、省旅游专委会成员单位参加的9个安全工作督导组,分赴全省开展文旅行业安全督导。厅机关相关处室组成4个暗访组,赴全省重点旅游景区开展暗访工作。安排人员面向全省文旅行业6次及时发布天气、地质灾害预警等信息,督促文旅部门、经营主体落实安全防范措施,确保安全。
压实责任。各市(州)党委政府领导、文化和旅游部门积极行动,严格落实相关要求,提升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加强文旅场所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确保文旅行业安全有序运营,为广大游客和群众营造良好的文旅消费环境。五一假期全省文化和旅游市场未发生安全事故,全省文旅假期安全有序。
图/恩施大峡谷景区游客中心
图/三峡大坝景区开展安全和疫情防控督查
妥善处置。2023年五一假日期间,全省出动执法人员14313人次,检查文化和旅游单位6841家,指导整改问题隐患463处。全省共收到旅游投诉45起,其中,44起已处理完毕,1起正在按程序调解处理中。全省未发生重大旅游服务质量投诉事件、安全事故和社会舆情。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