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在这里(神农架),我更欣赏触手可及的大气蒸腾的景象。群山一眼望不到边,世界似乎没有尽头,思绪可以在更远的天空中起落……”日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陈应松最新作品《文化的森林》在海燕出版社出版发行。在该书中,陈应松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发散的思绪、宏阔的气势、激情澎湃的语言,撰述十余篇对神农架自然与人文的长篇随笔,集合了陈应松深居在神农架八百里群山怪岭中的所感所悟。
神农架是全球性生物多样性王国,拥有被称为“地球之肺”的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肾”的泥碳藓湿地生态系统和被称为“地球免疫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是中国特有属植物最丰富的地区,是世界生物活化石聚集地和古老、珍稀、特有物种避难所。神农架正好是巴山与秦岭的交汇处,又是巴楚文化沉积带的中心,在此,秦、巴、楚还加上商文化猛烈地碰撞,产生了一种十分奇特的文化。这种文化遗世独立,被顽强地保留下来。因而,她的美不仅仅是自然生态之美,还有一种文化生态之美,是风光,也是人文。
“所有的树上爬满了青苔,滴着水,人们面目古朴,和善安详,仿佛是另一个世界的人。”这是44岁的陈应松第一次来神农架时的印象,初来乍到,陈应松便与神农架结下了不解之缘。“就觉得这个地方好像我来过一样,好像就是过了很久,我要回来,那一种感觉。”陈应松形容他来神农架是“还乡”。“我的人生和创作生命都是从神农架开始的。”陈应松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神农架之于陈应松,正如湘西之于沈从文,商州之于贾平凹,高密东北乡之于莫言。
与神农架的偶然结缘,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陈应松开启了关于神农架的创作之旅,他不知疲倦地穿梭于神农架的密林山谷中,神农架的地貌风光、植被动物、民俗风情、历史传说、文化以及生活在那里的质朴坚韧的山民,都让他着迷,让他感到神奇诱人,充满神秘,他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圣地和独有的“文学根据地”。陈应松先后发表了《神农架野札》《神农架往事》《松鸦为什么鸣叫》《豹子最后的舞蹈》《森林沉默》等系列散文和小说,作品曾获得鲁迅文学奖及许多国内重要奖项,这也为陈应松带来了极大的文学声誉。
“陈应松用极富个性的语言,营造了一个瑰丽多姿、充满了梦魇和幻觉的艺术世界。这个世界建立在神农架上但又超越了神农架,这是属于他的王国,也是中国文学版图上的一个亮点。”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曾这样评价陈应松的作品。
“神农架这里的故事我写两辈子都写不完。”陈应松与神农架的故事未完待续……(通讯员马黎明、刘晓麟、吴冠宇)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