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逐梦沃野,碧桂园在潜江打造无人科技“新农景”

发布时间:2023年05月19日10:12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周少文 通讯员李杨)白居易《观刈麦》中写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这是白居易眼里麦收时节的景象,而如今也正好也是五月农忙的季节,大片的麦田里却看不到农民伯伯忙碌的身影,看到的是在金黄的麦田里,碧桂园靓丽的粉色农机驰骋沃野,在蓝天白云和金黄的土地间,呈现一番“新农景”。

5月18日,小满前夕,在湖北潜江碧农智慧农业有限公司(下称潜江碧农),迎来了今夏抢收抢种农忙期。值此收获时节,碧桂园农业控股有限公司举办五周年品牌发布会,向社会公布碧桂园向农业进军5年的成绩,以及未来在湖北的农业新布局。

图片 1.jpg

潜江碧农供图

强化人才:6位硕士撑起万亩智慧田园

据介绍,潜江碧桂园万亩智慧农业园项目自去年5月项目成立以来,组建了“博硕天团”,在潜江碧桂园万亩智慧农业园项目总经理王凤鸣带领下,共有6为硕士通过运用现代农业技术和创新思维,利用航测无人机进行巡田,多光谱成像监测作物生长进度,了解田间病虫害发生情况,开出植保处方精准防控。利用植保无人机进行植保作业累计超一万亩,利用测土配方技术进行精准施肥,避免资源浪费和过度使用对土地造成污染,尝试使用有机肥和生物防治技术,保护土壤和生态环境……

潜江碧桂园万亩智慧农业园,目前已和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等高校机构建立产学研合作,未来将推进创建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打造培育新型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的基地。成立至今,保守估计带动当地合作社增收300多万元,为当地农民工提供了30多个就业岗位,直接促进增收3万元/人。

科技引领:无人化农业系统为新农人健臂强膀

“指挥农机无人化作业,仅是这个系统的一部分功能。”皓耘科技副总经理伍玉鑫博士介绍道“我们通过无人机进行地理信息数据的采集,完成系统建模,利用农场的高清地图和DEM数据,实现按照地势规划道路、地块、水系,作物种植方向,为后续无人化打下基础,辅以作物长势监测、虫情监测预测、气象预测评估、农业灌溉控制,辅助农场管理人员进行精准农事活动,让农业从‘看天吃饭’到‘知天而作’。”

图片 2.jpg

潜江碧农供图

发布会当天,碧桂园皓耘科技自主研发的大型联合收割机GA4016也在现场进行小麦收割,该款农机经过在内蒙、新疆、江苏、湖北、山东等各个粮食主产区、水稻、玉米、小麦等不同作物不间断的实验,运用自主研发的专利结构,在作业性能指标上已经超越了国内外同等型号产品。

产学研结合:服务潜江本地虾稻品牌

记者在潜江碧桂园万亩智慧农业园看到,正在收获的近9000亩小麦地北面,还有900多亩的虾塘。陈博士介绍,“在这一季的水稻种植上,我们也联动潜江碧农,专注一个品种,打造虾稻示范点。”对此他表示非常有信心,“我们将依托华大基因技术及属地化的资源,定制开发新品种,将以技术为核心,先试点,再推广,稳扎稳打,步步为营,逐步打造虾稻产业链闭环场景,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精准培育:打造农业“强芯”

据了解,碧桂园农控于2019年就携手华大农业规划建设,以主粮作物种质材料创新为中心,依托基因编辑、基因组育种等分子育种技术,通过自主创制、平台支撑及资源整合为路径,成为提供种子、植保及营养等一体化解决方案。目前已建成华大农业应用研究院科创中心和另外一片农业基地,以华大的生物育种技术为支撑,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截止2022年底,完成了500多份水稻材料的表型鉴定,完成了100多份大豆材料的繁殖和鉴定,完成了玉米鹏单2号生产试验和DUS测试,通过基因组测序、基因挖掘、分子育种等一系列技术完成了谷子的杂交谷株高。

逐梦沃野向阳而生,碧桂园农业图景正在展开

在碧桂园看来,农业不是简单地做耕耙播收,也并非简单替代农民和农业企业,重点在于通过高科技技术,提升农业生产力,加速农业现代化。科技提升农业生产力,助农护粮。

图片 3.jpg

潜江碧农供图

在发布会上碧桂园农业控股总裁吴迪表示,“我们梦想,农业成为真正的高科技产业,全世界农民不用再面朝黄土背朝天,全人类不再为粮食问题发愁。我们坚信我们的事业,是走在光明大道上的,逐梦沃野向阳而生,碧桂园农业人的搏奋斗,会让中国乃至世界农业因我们的存在而变得更加美好。”

【责任编辑:鲁伟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