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赵秀琳 通讯员金勇)近日,记者从湖北省知识产权局获悉,自2020年9月入选中欧地理标志协定首批互认名录以来,房县黑木耳、房县香菇出口创汇分别为1100万、1450万、1850万美元,年增长超20%,惠及食用菌企业及相关从业人员达7万余人。
为不断提升地理标志品牌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房县“耳、菇”按照“区域公用品牌+企业产品品牌”品牌发展模式,构建“房县外贸综合服务平台”,推行小微企业出口信用保险“全覆盖”,并经国家驻欧盟使团在欧盟进行多场宣介和组织参加中国—东盟、中亚欧产业博览会,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力。据统计,全县现有地理标志保护产品4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2件,地理标志农产品5件。年食用菌全产业链产值超过35亿元。
截止2023年4月份,房县“耳、菇”出口额已达1000万美元。
在保障产品质量方面,房县“耳、菇”按照“统一商标标志、统一包装设计、统一产品质量标准、统一技术规程、统一市场监管保护”要求,先后制定“房县黑木耳”省级地方标准,“房县香菇”“房县小花菇”2个产品团体标准,从源头上管好产品和服务质量。目前共授权12家重点企业使用房县耳菇地理标志品牌使用许可。
截至目前,全县发展袋料食用菌4500万袋、段木10万架,食用菌生产加工经营主体达54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达到8家,专业合作社40个。
通过开展地理标志产品助力乡村振兴行动,房县初步形成了以沙河、万峪、青峰、野人谷为重点的“东部食用菌片区”,以土城、白鹤为重点的“北部食用菌片区”,以回龙、门古、中坝等为重点的“西部食用菌片区”,重点打造沙河香菇小镇、土城木耳小镇,培植食用菌专业村16个,为当地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
为强化地理标志市场保护引领,健全地理标志品牌保护机制,房县通过加强协同监管,完善检验检测、执法、追溯和信用体系建设,畅通侵权信息的收集渠道,并常态化组织开展跨部门、跨区域专项联合执法行动,依法打击假冒、以次充好、非法代工等行为。
规范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方面,房县推行实施“有进有出”动态管理机制,建立定期审核与退出机制,激活产品竞争力和活力,不断提高地理标志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和全程质量控制能力。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