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政务资讯

湖北:诗画远安 路路畅安

发布时间:2023年05月31日18:04 来源:

QQ图片20230531162718.jpg.jpg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赵秀琳 通讯员 潘庆芳 徐圣逆)初夏时节,嫘祖故里的湖北省远安县雨后初晴,天蓝云白,景随路变,路畅车欢,风景如画,尤其是路边绽放的金鸡菊,悄无声息地给诗画远安增添了许多亮色。

继获得全国首批“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后,远安去年荣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远安县交通运输局局长余大银说:“加快交通运输事业发展,既方便了群众安全便捷出行,又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还提升了交通行业形象,实现了多赢局面。”

精细建养保障畅通

远安,位于鄂西山地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素有“西蜀门户,荆襄要冲”之称。长久以来,远安人民内心深植着“让远安不再遥远”的梦想,逐步破解交通区位瓶颈,不断夯实经济发展底盘。

挂职干部、远安县政府党组成员、副县长黄风华说,近年来,在湖北省交通运输厅支持下,远安县持续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打通G347、S224对外交通“大动脉”,畅通内部交通“微循环”,推动城乡交通一体化,实现国省道绕城和客货分流,解决了城区交通拥堵、客货运输不畅难题,“远安不远”从梦想照进现实。

将“路况至优、服务至善、畅安舒美、路景相融、文明和谐”的主旋律贯穿于公路事业发展全过程,2022年度全省公路养护综合考评成绩出炉,远安县排名第一,远安县交通运输局副局长李传香说。成绩的背后,倾注了公路养护人的精心付出。

“路二代”的棚镇公路养护站站长曾华平,既是站长,又是装载机、压路机、综合养护车、清扫车操作能手,17年传帮带了一批机械操作能手,成功改制了多项小型养护机具,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养护成本,减轻了公路养护强度,引领远安公路养护水平上台阶。

推行“路长制”,全域公路无白色垃圾,坚持细心、耐心、责任心、进取心、爱心“五心”养护理念,实现养护人员专业化、作业机械化、管理精细化、工作信息化。建成集公路管理、养护生产、应急抢险、保障服务“四位一体”的公路养护应急中心。

在嫘祖至广坪段磷矿运输专用公路施工现场,远安县交通建设管理办公室人员季安说,这条长4公里、投资1.6亿元的磷矿运输专用公路,建成后将是远安磷矿资源快速运输通道,同时缓解国道交通压力,改善沿线居民出行需求。

“离家8个多月,我在这里感受到了家一样的温暖,服务设施一应俱全,工作人员热情好客,真想多住几天。”在远安县茅坪公路养护站司机之家歇足了精神的黑龙江司机周国军说。

该司机之家的“家长”张安平说:“今年已接待20多位借宿、加水、修车的司机师傅,只要我们能帮得上忙,都尽力帮助解决。来了就是一家人,家人回家了当然得有家的感觉啊。”

用心装扮呵护最美

“就连到家门口的路都修得好,而且还有循环路,我开车进城上下班很方便。”家住花林寺镇桃李村一组的毛运华开心地说。

乡村振兴,交通先行。远安县在修好路的基础上,按照“修一条公路、添一道风景、兴一批产业、富一方村民”新理念,建成集城乡绿道、马拉松赛道、风景廊道、自驾游道于一体的生态绿道近400公里,带动乡村休闲度假游持续火热,助力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成功创建,积极探索最大限度地发挥“公路+”的综合效益。

农村公路成马拉松赛道。2016年,国内首个以田野为特色的马拉松赛事在远安举行,选手们沿着美丽的农村公路一路奔跑,闻吸花的芬芳,饱览乡野情趣,让农村公路借赛出圈。

远安县政府党组成员、副县长高建平说,围绕“米、菌、果、茶”等特色产业园区和示范基地,建设老太、安石等产业路200余公里,推动“三贡”“四珍”等特色产业发展壮大。

以“一路一景致、一路一特色”为宗旨,因地制宜打造204公里美丽农村路,塑造公路生态风景线。余大银说:“坚持生态领跑,线型充分考虑植被、景区,建设尽量依山就势、就地取材,对重点景区至国省道300余公里连通公路按照三级公路标准全部提档升级,新建观景平台25个、商廊12个,公路绿化达120余万平方米。”

高标准完成国省干线公路“美丽宜道”专项提升工程,按照“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花则花、宜草则草”原则,撒播花草籽600公斤,美化干线公路约100公里,打造微景观9处;全力打造S224保当线30余公里全域旅游景观廊道主轴线,以路串景,极大激发游客“公路旅游”热情。

路路最美,村村是画。远安国省道、农村公路的摄影作品,先后数十次在全国、全省摄影大赛中获奖,一条条最美公路不仅方便了大家出行,而且装扮了幸福生活。

智慧交通守护平安

在远安县交通应急指挥中心,工作人员24小时在线监测,守护着人员和车辆的安全。

2018年远安县自主开发了“两客一危”4G智能动态监控指挥系统,在全国率先将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到客运安全监管。当时负责系统研发的远安县农村公路建设养护中心主任熊朝元说,对全县“两客一危”车辆统一安装驾驶员形态分析仪等监控终端,通过高科技手段,对疲劳驾驶、超速、超载、开车抽烟、接打电话等五类最易导致事故的隐患自动识别、自动提示、自动报警、自动录像取证,实现了交通运输安全监管由人工到智能、由抽样检查到全过程监控、由事后追责到事前防范、由被动赌“火”向管理可控四大转变。

工作人员介绍,从“两客一危”起步,相继开发了远安掌上交通APP,实现了城乡公交和农村客运全覆盖,如今该系统将远安县的出租车、校车和部分网约车、高山弯道等危险路段并入系统中,全县客运车辆基本实现五类危险行为零违章目标,连续5年无亡人事故发生,最大限度地消除了安全隐患。

与此同时,依托该系统研发的农村公路养护信息化平台,形成采集、管理、分析、监督、应用“五位一体”农村公路管理体系,实现了农村公路基础数据“一个库”,数据展示“一张图”,管理养护“一体化”,对全县农村路网等基础数据形成了完整准确的路产信息档案,公路建设、养护过程通过手机APP实时上传,管养效率和安全出行得到大幅提升。

诗画远安,路路畅安。托底乡村振兴的远安交通,正全力打造全省绿色交通典范,建设人民满意、保障有力、走在全省前列的山区交通强县。

【责任编辑:赵秀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