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斤。”听到称重室里老师报出的数字,夷陵区龙泉中心完全小学303班学生胡思睿和同学们开心极了。
在该校,学校给每个班级发放了一个生活桶,就餐完毕,学生将餐盘中的残余物倒进桶中,再将桶送至称重室称重。重量较少的13个班将在班级考核获得0.2分的加分。5月25日,该校校长付运弟介绍,通过这种引导方式,一年来,同学们节约粮食的积极性高涨。此前每餐厨余垃圾有两大桶约200斤,目前每餐只有小半桶,主要是骨头等。
2021年《反食品浪费法》颁布实施以来,宜昌市积极引导各方共同参与、共同治理餐饮浪费,市场监管部门强监管、严执法,经过两年多的深入推进,反餐饮浪费走心更走新。
实现“点”的突破:
建成400家反餐饮浪费标准店
“建议你们按照一人一个菜的标准点菜,以免浪费。”5月18日,宜昌半山酒店餐厅内,服务员反复提醒前来就餐的客人。
餐桌上,“吃多少、点多少,不剩饭剩菜”“珍惜粮食,吃不了就打包”等提示语既醒目,又通俗易懂。
在后厨,酒店餐厅厨师长邓永凡正在将花菜梗切下装好,用盐腌制,两天后,这些过去直接丢弃的菜梗就能成为一道爽口的腌菜。
邓永凡介绍,以前花菜基本只用最上面的一段,花菜利用率为60%至70%,现在可达90%-95%。
不止花菜,邓永凡和同事们细心梳理所有食材加工流程,将过去因利用价值不高而丢弃的边角料开发成新菜品,既节约食材,又丰富了菜品种类。
“以前一天餐厨垃圾约4桶,现在基本减半。”半山酒店相关负责人李超说道。
半山酒店是宜昌市第一批食品安全和反食品浪费标准店。
2021年8月,结合《反食品浪费法》贯彻实施,市市场监管局在中心城区投入400万元,建设反餐饮浪费标准店400家,要求宣传培训落到位、提示提醒到位、菜单设计到位、奖惩措施到位、规则落实到位。
目前,这400家标准店结合各自实际,不断深入推进反食品浪费,成为行业风尚引领者。
“由点到线”辐射:
4个系统4000家单位共同行动
近日,在市政府机关食堂取餐区,记者看到,食堂所有菜品均装在小碗里,整齐码放在加热台上,用餐者可根据需求自行取餐。
“我们改‘大份菜’为‘小份菜’,以有效减少浪费。”市直机关后勤保障中心副主任杨楣说,食堂还依托后台销售数据、明厨亮灶系统等,让采购、制作、售卖更精细化,减少原材料浪费和库存。
在深圳路小学,记者看到,加餐窗口前同学们正有序排队加餐。据该校副校长谭静介绍:“低年级和高年级食量不同,因此学校要求分年级排队取餐,若有吃不饱的可以到加餐窗口去加。这样避免了浪费的同时,又能让同学们吃饱吃好。”
2022年,宜昌在全国第一批把反餐饮浪费纳入文明典范城市领域创建,联合机关事务管理中心、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商务局,在所有的党政机关食堂、学校幼儿园食堂、养老院食堂和大中型餐饮单位,共同开展文明餐饮服务活动。
当年,反餐饮浪费由中心城区的400家标准店扩大到全市4个系统4000家单位,实现“由点到线”的辐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由线到面”覆盖:
全市范围内全面开展“三个一”
2023年,全市范围内开展“三个一”活动,即一店一单,鼓励每个餐饮单位提供“小份菜”“半份菜”菜单和服务,从源头上杜绝浪费;一桌一卡,每个餐桌摆放或张贴反餐饮浪费宣传卡,加强宣传和消费提示;一地一案,每个地方推广一个经验做法,曝光一个行政处罚案例,形成“红黑榜”效应。
连日来,记者走访多家餐饮单位发现,各餐饮单位不仅在显眼位置张贴有提示宣传语,更有许多餐饮单位推出了小份菜、套餐等。
在自己人餐饮水悦城店,一桌客人刚刚离开,服务员朱世林正在收拾餐桌。只见共有5个餐盘,餐盘中仅留有花椒、辣椒等佐料。
朱世林说:“客人点菜前我们都会提醒客人适量点餐,现在大家的节约意识也比较强,我们收餐轻松了不少。”
不仅正向引导,也要强化反向约束。5月12日,宜昌公布了反餐饮浪费13个典型案例,对未主动对消费者进行提示、造成明显浪费的行为进行曝光。
如今,反餐饮浪费在宜昌正覆盖到每一个餐饮单位、每一张餐桌、每一个消费者,成为大家的共同追求。(记者陈曦、通讯员李梦祥)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