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路而美的龙凤村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赵秀琳 通讯员 潘庆芳 杨柳 徐圣逆)久闻龙凤长寿名,今朝有幸走进村。海拔落差近千米的湖北省远安县花林寺镇龙凤村,地处远安、当阳、夷陵三地交会处,紧靠宜昌百里荒景区,景色优美,环境优良,绿树环绕,民风淳朴,古民居、古梯田、古井、古树等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是远近闻名的“长寿村”。
从远安县城出发,沿着宽敞干净、标线清晰、鲜花相伴的沥青路前行,路边龙凤村的标识醒目,沿路不少民居是用当地青石垒砌而成,房前屋后处处是梯田。
龙凤长寿馆里,人头攒动。志愿者讲解员杨洁正有声有色地讲解龙凤村长寿的秘密。
因路而美的龙凤村
“我和村民们都见证了坐落于青龙山、金凤山之间的龙凤村,因路而变、因路而美、因路而富,这要感谢省交通运输厅的驻村帮扶。”龙凤村党支部书记薛明华说。
美好生活共同缔造、走村入户访贫问苦,湖北省交通运输厅驻龙凤村工作队立足龙凤村实际,发挥行业优势,修通各组循环路,扩建直达百里荒景区旅游路,建设龙凤长寿馆景观区、引导发展民宿、带动大家共同致富,深入推进建设庞家湾精品民宿区、店子垭农耕体验区、百里荒高山康养区,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交通运输保障。
在石头店经龙凤村至百里荒公路的改扩建施工现场,工人正在技术人员指导下推进施工进度,长14公里、宽6米的双车道旅游路年底将基本建成。湖北省交通运输厅挂职干部、远安县政府党组成员、副县长黄风华说:“帮助龙凤村拈花谷成功申创国家3A景区后,扩建的这条路,既可以成为远安境内环百里荒景区环线,又缩短了到百里荒的里程,还让龙凤村成为一个旅游节点,服务乡村旅游和村民增收。”
湖北省交通运输厅驻龙凤村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杨柳说,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积极引导村民共同参与美丽乡村建设,村民们无偿拿出边角地、空地等支持公路建设,村里的石匠王李平回乡后,在拈花谷民宿建设中大显身手,一炮走红,成为远近闻名的乡土工匠,并带领20余名村民组建起工程队,为乡亲们建设特色民居。王李平说:“在家门口做事,既有一种幸福感,又有一份固定收入,多奉献点也无所谓。”
路畅游客来。在山巅果园里,枇杷正黄、蟠桃、油桃长势喜人,种桃大户常华正带领周边几位妇女为蟠桃套袋,“游客采摘最喜欢套袋蟠桃,现在多做点,蟠桃卖的价格高。”
古民居变成新民宿。25名能人在家“靠山吃山”,利用龙凤的绿水青山旅游资源办起了农家乐、乡村客栈,30多人在农家乐、乡村客栈务工。
在庞家湾精品民宿区,停着几辆外地牌照的私家车。看到交通改善吸引游客的商机,在外创业的3组村民庞铁城,回家后修旧如旧,开起有6间客房的庞府山庄,“五一时吃饭都要翻台子,5天收入过万元。”
看着家里交通越来越便利、游客越来越多,在外务工的3组村民庞凤琴也回家开起农家乐,既照顾了老人小孩,还有了稳定的收入。
路畅产业兴。走进村里,一股甘醇与香甜的气味扑鼻而来,这是回乡能人王剑文经营的龙凤酒坊飘出来的酒香。王剑文之前在沿海一家大型医药公司做销售拿高薪,看到家乡因路而变,他回乡接手父亲经营了近20年的小酒坊后,为家里的白酒注册“龙凤源良”商标,除发展33个代销点外,还发展了3个加盟店,销量上升后,他扩大了酿酒规模,新建200多平方米的厂房,并带动20多人就业,让深山里的酒香远飘省内外。
以前在山上种的菜烂了没人要,现在路畅了,依托百里荒和康养种菜增收,60岁的2组村民韩承胜过上了有滋有味的生活。2组脱贫户庞龙全生态养猪养鸡,带来生活新变化。
路畅幸福来,村民乐开颜。昔日交通落后的贫困村实现华丽蝶变,如今龙凤村家家有产业、户户能增收,成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和湖北省“绿色幸福村”。
为民造福和村民得实惠是最大政绩,去年龙凤村人均收入20769元。花林寺镇党委副书记陈红斌说:“省交通运输厅的驻村帮扶,不仅改变了龙凤村的旧貌,而且促进了公路旅游与康养产业的融合发展,让村民吃上旅游饭共享发展红利,让龙凤村走上了以山兴村、以山富民的发展快车道,为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础。”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