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省直资讯

老一辈建设者重访高关水库话奋斗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15日11:56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廖琪 窦亦然)“抽槽最深达12米,在没有任何机械的情况下,我们赤膊上阵,硬是用双手完成了抽槽任务。”在高关大坝坝脚,17岁就到高关参加大坝建设的应城市民徐福喜,向高关局年轻党员干部讲述50多年前修筑高关水库那段艰苦岁月的情景。6月13日,结合主题教育和“水工程与水文化融合攻坚”活动,省高关水库管理局邀请应城、京山两市15位老一辈建库修渠者,重返战地,追忆当年建设高关水库的火红岁月。

“虽然当年条件艰苦,我们流过血,流过汗,但看到高关水库建成以后,新一代高关守护人拿过我们的‘接力棒’,不忘建库修渠初心,牢记供水护水使命,把高关建设的这么美,不仅结束了应城“水袋子”“旱包子”的历史,而且保障了农田灌溉和粮食丰收,昨日的流血牺牲,值了!”当年曾参加过高关水库筑坝施工的朱炳生自豪地说。

“应城建坝,京山开渠。”来自京山市曹武镇的老一辈修渠人王培德回忆,1970年,京山六万儿女在长达百里的高关水库总干渠段面上用钢钎、铁锤开凿隧道,以箢箕、石硪筑起渠堤,“累断筋骨京山儿女也不怕,只为洒尽热血建设高关。”

“春节就在工地过,拿下大坝再回家!在高关工地过一个革命化的春节!” 应城市退休干部余顺翔的一席话,引发现场的共鸣。这些当年的建设者,你一言,我一语,细数当年应城十万筑坝大军,为了高关水库早日建成,在高关工地集体过革命化春节的点点滴滴,他们均认为,将十万人留在工地集体过大年,源于对新中国和共产党的无比热爱,对“一坝当关保安澜”的无限期盼。

省高关局表示,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挖掘“建库修渠文化”,生动讲述“奋斗者故事”,用高关特色水文化浸润党员干部心灵、强化初心党性和为民情怀,推动“项目攻坚年”稳步走、出精品,提升主题教育效果。

座谈会上,省高关局还向筑坝修渠历史资料捐赠者颁发了捐赠证书。据悉,1970年,十万应城人民和六万京山群众,响应党的号召,上高关,筑大坝,开渠道,创造了“应城人民干劲大,三年修了两个坝”“京山人民干劲足,百里长渠三年通”这一历史壮举。

【责任编辑:李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