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张瑾 龚广宇 田瑶 )2023年的高考刚刚落幕,考生和家长们迅速投入到专业选择的洪流之中。
这时,湖北理工学院里一个专业的“怪”事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在这里,有一个专业不仅学费全免,有定点的实习实训单位,而且还因为它新设立了一个产业学院。
这个专业就是“安全工程”专业,而在它的背后则是一个“政校企”深度合作的新模式。
破局:打破一边“热”一边“冷”的尴尬
2021年9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正式实施,这部被誉为“史上最严”的安全生产法律细致到了安全岗位的设置,让部分行业重要岗位聘请专业安全管理人才更为迫切。
然而,尴尬的事情发生了,法律的刚性要求让安全管理相关专业前景空前向好,专业安全管理人才在人才市场上热度高涨。但另一方面安全管理相关专业在招生中却不断“遇冷”,企业对于安全人才往往一人难求。
作为安全生产主管部门,黄石市应急管理局第一时间感受到了这种一边“热”一边“冷”的新形势。
“在我们去年开展‘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时,不少企业都反映了安全管理人才缺口大,招人难的情况,然而当我们向学校了解情况时,才发现学校在招生上竟也遇到了难题。”市应急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冯伟说。
为了打破这个僵局,在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后,市应急管理局主动牵线,让企业与学校面对面、手牵手,达成了“政校企”三方深度合作。
2022年10月26日,黄石市应急管理局、湖北理工学院、当地5家重点企业代表共同签署了《黄石市应急管理局 湖北理工学院 地方重点企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明确了三方将在人才资源共享、共建安全技能实训基地、共建产业学院平台、共设人才培养基金、应用型人才培养、建立高层沟通机制等方面开展积极合作。
重塑:打造全新应用型“安全工程”专业
设立于2008年,“安全工程”对于湖北理工学院而言是一个资深学科,但“政校企”合作达成后,“安全工程”学科建设迈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最显著的变化是由学校、应急部门、企业共同成立的安全工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构建了全新的“大教研室”,这让人才的培养由过去学校一家说了算,变成了三方商量着办,三方共同确认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课程教学的改革以及教材的修编。
湖北理工学院安全工程教研室主任何明礼介绍,“大教研室”的意义在于,在安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不仅有传统的“学院派”知识储备,更新添了企业专业化安全管理以及现代应急管理的监管理念。
学校还邀请了市应急管理局与企业资深安全管理人员担任外聘教师,并畅通了实习实训渠道,令学生前往黄石当地重点企业实践学习成为常态化。
而正在编撰的4本教材《冶金企业安全管理》《化工安全》《矿山安全管理与技术》《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及案例》更是贴合黄石当地企业情况,兼顾学科实践应用型教材和企业培训材料双重功能。
“三方共同协作,构建了立体化、多层次的培养,让学生在校门内就能‘点’满各项技能。”何明礼说,也正是在这样强势又新颖的“政校企”深度合作中,今年5月湖北理工学院新设立了智慧安全与应急现代产业学院。
创新:打开“政校企”三方共赢新局面
“看,这是我们准备的招生材料,2023级我们计划招生45人,学费全免!”15日,在湖北理工学院安全工程教研室里,何明礼指着新印的招生材料高兴地介绍。
在调研中他们意识到,学科“遇冷”主要还是由于大众对“安全工程”的不了解,甚至有所误解,总担心未来工作风险高,但事实上这是一个饱含专业技术和管理智慧的专业。
为了吸引更多的学生报考“安全工程”专业,能够走入这个行业看一看它的全貌。在黄石的“政校企”合作中,专门设置了安全工程人才培育基金,其中部分用于资助学生的学费,并设置有形式丰富的奖学金。
有意思的是,学费的免除并没有绑定设置服务年限,黄石给了学生足够的选择与尊重,更展现出了非凡的自信。冯伟介绍,免除学费的初衷是为了让更多的学生进入这个行业,了解这个行业,发展这个行业,至于是否留黄,这是在进一步的了解中的双向选择。
大冶特殊钢有限公司安全管理部副部长巴烈电认为,这种全新的合作模式既能为黄石培养更多的安全管理人才,也能促进企业与学生的交流,让学生懂企业,懂行业,更愿意留在黄石从事安全管理工作。
“人才培育是项‘计深远’的工作,随着‘政校企’全面合作的深入,必将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三方共建共享、共赢发展,夯实我市统筹发展与安全的基础。”黄石市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吴大洪说,可以预见,这种创新模式将为黄石应急体系建设和经济社会安全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