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叶恒)感知历史,会游中国。6月23日,一路追寻着万里茶道沿线遗产点,参赛车手们跟随“修水·宁红茶”2023'万里茶道-环中国自驾游集结赛来到了宜红茶主产地——鹤峰。
木耳山茶园
鹤峰地处武陵山腹地,处于北纬30度的“黄金产茶带”上,是“万里茶道茶源地”,也是“宜红茶”的主产地、“恩施硒茶”的发源地,早在容美土司时期,鹤峰县境内的南村、留驾司、麻旺等地就盛产茶叶,因品质极佳,需“进呈若干以供御用”,也造就了“茶客往来无虚日”的盛景。
鹤峰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余绍莉
鹤峰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余绍莉在文旅推介时介绍,全县39.5万亩茶园妆点村寨,或居于高山之巅、或隐于山坳之中、或坐落于溪水之畔,极致山水造就品质极佳的鹤峰茶,也让鹤峰县连续五年获评“中国茶业百强县”。
南村古村落
鹤峰古茶道南村段是万里茶道生产路段的交通、管理类遗存,是鄂西山区宜红茶的重要运输线。南村是容美土司南府所在,展现了土司辖境内茶叶生产、管理、贸易,及修建茶道的历史进程,也成为该时期区域经济贸易、交通运输、文化交流的真实物证。
张桓侯庙遗址
张爷桥
此段茶道保存有比较完整的基岩路面、块石路面、卵石路面、条石路面四种类型道路,总长约3.8公里,还有余家桥、二河桥、张爷桥等古桥8座,永兴茶行、龚氏茶行等茶号4处,洞口驿站、高家湾驿站等驿站4处,长岭、钟湾、高家湾、段家湾、连三坡等古茶园8处,涵盖了生产组团、转运节点和交通设施等类型,系统地反映了武陵山区茶叶种植、加工、运输、交易、服务等商贸环节特征,记录并保留了“改土归流”前后地方对茶叶贸易的管理,这些特征有效支撑了万里茶道的突出普遍价值。
连三坡石板茶道
鹤峰县境的茶道主要有三条,分别通向宜昌五峰县境、湖南石门县境等不同方向。2019年,万里茶道鹤峰段作为恩施州唯一一处万里茶道推荐点,被纳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鹤峰县文化遗产局局长田学江
据鹤峰县文化遗产局局长田学江介绍,下一步,鹤峰县将对照世界文化遗产申报标准,根据《鹤峰县万里茶道遗产保护管理规划》和《万里茶道联合申遗办万里茶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三年行动计划》的工作要求,继续开展调查研究、保护管理、展示利用、宣传推广和合作交流,全力推进“万里茶道”遗产保护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