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鄂东新闻

“红安永远红”——红安县文旅宣传语解读

发布时间:2023年07月02日13:58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陶辉 通讯员郭斯 刘子靓)6月30日,黄冈市发展全域大文旅专班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公布文旅宣传语,聚焦“大美黄冈、此心安处”文旅形象,红安县发展全域大文旅专班负责人熊孟元解读“红安永远红”文旅宣传语。

熊孟元从“基因红、文化红、发展红、治理红、日子红”五个方面作介绍。

基因红:红色是红安最亮的底色

熊孟元说,红色是黄冈鲜明的特色,也是红安最亮的底色,更是发展的最大优势。

红安(原名黄安)是黄麻起义的策源地和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走出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三支红军部队,诞生了董必武、李先念两位国家主席和200多位共和国高级军事将领,牺牲了14万英雄儿女,铸就了“万众一心、紧跟党走、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的大别山精神内核。

红安是新中国唯一以“红”字命名褒奖的县,被誉为“中国第一将军县”。1958年12月7日,毛泽东主席在武昌接见红安干部群众代表时勉励:“要保持红安永远红。”

文化红:入选“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试点单位”

红安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现有革命遗址遗迹233处,其中:国家级3处39个点、省级15处26个点、市县级125处,是全国不可移动革命文物最多的县之一;拥有4A级红色景区2家、3A级红色景区2家,红色研学培训基地4家,重要红色展馆33处。

红安是全国12个重点红色旅游景区、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之一。2022年12月,红安县入选“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试点单位”,全国仅10家,是全省唯一一家入选的单位。近期,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成功入选全国红色基因库建设单位。

发展红:构建红色文化旅游空间新格局

红安提出了“融入大武汉,永葆红安红,建设大别山红色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以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国家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和黄麻起义纪念园5A景区创建为龙头,构建“六区一路一环一河多节点”的红色文化旅游空间格局。

红安不断加强与湖北文投、深圳鼎彝等龙头企业的战略合作,成立红色文旅资源运营公司、设立文旅产业投资基金,实施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红安段、黄麻纪念园游客中心综合体等一批重点项目,打造《我和我的红安》《红安亮剑》《中原突围》等一批大型实景剧、情景剧,将于今年9月至明年五一逐步登台亮相,极大地推动文旅产业转型发展。

治理红:8个村庄入选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

文旅产业要发展,治理、管理很关键。我们在全国率先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试点,相关经验作法在省市交流。大力开展文明创建,培育了“铜锣联防”“小小红色讲解员”等一批治理品牌。

红安县成功创建平安湖北建设示范县、“全国法治创建先进县”“全国社会治理创新优秀县”。长胜街被评为全省首批非遗特色街区。8个村庄入选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数量居全省第一位。

日子红: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老区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我们最大的追求,为此我们积极构建‘两高两铁’‘三纵五横’大交通格局。”熊孟元介绍,红安抢抓国家县城新型城镇化试点示范机遇,全力推进“五城同创”“擦亮小城镇”行动。接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建成国家级红色美丽村庄3个、省级美丽乡村23个。202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585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85元,群众收入大幅度提高,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熊孟元表示,下一步,将以创建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为契机,全面挖掘拓展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价值,持续擦亮红安红色文化品牌,提升红安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老区红色文化软实力,努力让“基因红”转化为“发展红”,让“实干红”转化为“红安红”。

【责任编辑:陶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