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鄂东新闻

深化共同缔造推进基层治理十佳先进典型案例④丨小协商推动大治理,让老旧房变“幸福里”

发布时间:2023年07月17日08:47 来源: 鄂城融媒

焕然一新的楼面,开阔有致的小游园,方便舒心的社区食堂,平坦整洁的道路,清晰规范的停车位……

如今的西山街道雷山社区,已看不出上世纪80年代的老旧面貌。这个曾令居民们发愁、想搬离的地方,焕变为了居民美好生活的幸福家园。

老旧房变“幸福里”

雷山社区水泥厂小区是鄂城水泥厂职工生活小区,“雷山”牌水泥曾走进千家万户,“五脏俱全”的水泥厂小区也曾风光一时。

随着工厂改制,小区疏于管理逐渐破败、老旧,居民对小区改造的意愿非常强烈。水泥厂小区改造被纳入全市老旧小区提质改造范围,列入鄂城区2022年“十大民生实事”。

“小区怎么改,大家说了算。”改造前期,社区工作人员广泛听取民意。

“住宿楼外立面最好能再现水泥厂当年风貌”“雷山西山相连,要打造出属于我们雷山特有的‘东坡文化’”“小区老年人多,休闲长椅不能少”“争论多年的楼顶漏水要尽快解决”……

“新装了红砖装饰面的住宿楼看着很喜庆,还有回忆满满的葡萄架时光长廊、焕然一新的球场和明亮整洁的雷山菜场。”看着自己的意见、想法被实现,居民们满是获得感和幸福感。

“闹心窝”变“舒心家”

雷山社区地处市郊,过去由于楼栋老化、道路狭窄、居住群体年龄大、安全意识差,居民生活的安全隐患很大。

“前年,一残疾老人家中失火,邻居帮忙拨打了火警电话。因消防通道堵塞,等我们和居民共同扑灭火后,消防救援队才进来。”社区工作人员回忆起来心有余悸。

如何更好地保障老年群体的健康与安全,成为社区的眼前难题。

去年,抓住成立鄂城区消防执勤救援站的契机,积极对接鄂州消防救援支队,将原来废弃的停车场改建为消防救援站。消防站已于去年底投入使用,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又添了一份保障。

“自己做饭,1个菜太单调,2个菜又吃不完,每天都为吃什么发愁。”83岁的唐小梅老人说,为改善伙食,她常常和邻居老姐妹们一起搭伙。

在唐小梅等老人的建议下,街道、社区、居民代表积极对接爱心企业,协调社区食堂场地和监督管理事宜。2022年8月8日,雷山社区幸福食堂正式开门服务。

不仅如此,在幸福食堂对面,雷山社区残疾人之家挂牌,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随后投用,原水泥厂幼儿园变成了集幸福食堂、养老、残疾人康养为一体的东坡颐养园,为辖区老人提供全面、便捷的日间照料服务。

小协商推动大治理

改造好的项目如何管理?办法来自社区睦邻广场的议事长廊。在这块阵地,话语权交给辖区党员、居民,大家一起议事协商,共同缔造幸福家园。

雷山社区共孵化了7支本土志愿服务队,5支入驻东坡颐养园,提供社工、修理、健康、心理咨询等服务。通过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实现了社区统筹协调、监督委员会管理、社团组织服务的良好局面。

水泥厂小区拆除违建后建起了雷山游园,总面积达12000平方米,通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对其进行绿化升级,道路铺装、新建景观亭、加装健身器材、绿化全覆盖等,并栽种了530棵樱花。

“我们附近几栋楼的志愿者把樱花园划片分包了。”志愿者洪金枝说。樱花园由社区长青志愿护卫队负责,一年以来,护卫队认真做好樱花园的除草、浇水、养护和卫生等工作。

“小区环境变好了,每家每户都受益,我们是党员,应该带头支持。”赵晓平是雷山社区第一党支部书记,是常年关心社区发展的“鄂城楷模”。

通过发动群众,大大提升了社区在基层治理、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等方面的能力,居民从“旁观的你”变成“行动的我”,社区工作中遇到的基层治理难题便也迎刃而解了。

【责任编辑:陶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