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传承“干打垒精神”“马灯精神”“芦席棚精神” 红卫大炉子沟东风浮雕墙建成开放

发布时间:2023年08月03日08:38 来源: 十堰晚报

市民在东风浮雕墙前留影。

2.5吨载货型越野车 EQ240下线场景。

干打垒厂房建设场景。

■文、图/记者 张启国 特约记者 徐春晓 通讯员 王欢

本报讯 “现在路过这里就能看见老一辈建设者们建设二汽时手擎马灯、人拉肩扛的艰苦画面,当年真是不容易……”昨日上午,张湾区红卫街道动力新村大炉子沟沟口一侧新建好的东风浮雕墙让人眼前一亮,不少路过市民感叹地说。

新建好的浮雕墙位于张湾区红卫大炉子沟沟口至东风24厂的“东风老根”,这里是二汽建厂第一声炮响的地方,也是第一台东风汽车产出地。记者在大炉子沟沟口500米的浮雕墙上看到,当年建设二汽时建厂勘测场景、开山凿石场景、芦席棚住房场景、干打垒厂房建设场景和2.5吨载货型越野车EQ240下线场景栩栩如生,这些当年建设二汽的珍贵瞬间再次呈现在市民眼前。

红卫街道动力新村社区党委书记许彩霞介绍,动力新村辖区共有居民3190户6477人,其中70%是东风公司退休老职工。在平时的网格巡查和入户走访中,东风公司不少退休老职工呼吁社区将老一辈汽车人发扬的“干打垒精神”“马灯精神”“芦席棚精神”进行传承,将老一辈建设者手擎马灯、人拉肩扛的艰苦画面留住。

为此,动力新村社区与红卫街道、众多联动包联单位及东风动力零部件有限公司成立“二汽发源地”项目改造专班,用浮雕加墙绘的形式将二汽选址的勘测画面、建设者们人拉肩扛艰苦奋斗的画面、用榔头和锤子在四面透风的芦席棚里打造出的第一辆“政治车”——2.5吨载货型越野车 EQ240的画面定格在墙绘上。

据悉,此次完工的是大炉子沟四川路沿线打造的“二汽发源地”文化路一期项目,后期还将东风公司移交的闲置资产打造成“马灯精神”教育馆,与文化路连片打造。

【责任编辑:郑傲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