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年轻干部要“作茧自缚”才能“化蝶而出”

发布时间:2023年08月24日10:33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袁国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关键在人。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年轻一代要继承和发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摒弃骄娇二气,像我们的父辈一样把青春热血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苦难成就辉煌,困难磨砺青春,年轻干部要不怕吃苦,将艰苦环境、艰巨任务作为磨炼自己的机遇;要以困难为“茧”进行自缚,拥有迎难而上的决心,主动在艰苦奋斗中锻炼、提升自己,才能够“化蝶而出”,在新征程上建功立业,应对新形势下的各种挑战,将奋斗的足迹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之上。

正确看待“作茧自缚”,是年轻干部正视成长的基础。出生在改革开放后、成长在21世纪的当代青年,见证了祖国的快速发展,经历着国家的繁荣富强,风华正茂的年纪饱含着蓬勃生气,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希望。然而,富足的物质文化生活也滋长了部分青年人的“娇娇二气”,在面对生活、工作中的压力时,不愿吃苦,斗志低迷、畏惧困难、逃避挑战,“躺平”一词也越发流行,选择“躺平”也许在精神上能得到一点慰藉,暂时忘掉烦恼,实则是害人害己的行为,长期发展下去不仅不利于自我成长,同时也影响所在队伍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形成不正之风。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新的机遇与困难顺势而生,年轻干部要正视时代发展所需面对的问题和挑战,如果凡事只想简单做,付出极少努力就获取回报,那必然在时代洪流中落伍掉队,只有直面时代发展,迎难而上,挑战困难“作茧自缚”,才能在奋斗拼搏中增长才干,提升自己,应对好未来发展中的各项机遇与挑战。

学习主动“作茧自缚”,是年轻干部主动成长的不二法门。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懈怠者干不成宏伟事业,年轻干部只有多经历一点摔打、磨炼、考验,才能走好一生的路。没有不摔倒的童年,也没有不磕磕绊绊的人生,和祖辈、父辈相比,现在年轻干部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不可谓不优越,但正如船在“平流处”易沉沦,人在“舒适区”就有惰性,容易在日复一日的平淡顺遂中消磨斗志。志从苦中砺,才从苦中长,功从苦中建。“作茧自缚”,意味着满怀“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的精神,保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本领不足的恐慌感,在机遇面前主动出击,不犹豫、不观望,在困难面前迎难而上,不推诿、不逃避,在风险面前积极应对,不畏缩、不躲闪,在经历大风大浪、艰难困苦中磨练意志、提升本领。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我国改革发展面临新的困难挑战,国内外形势愈发严峻复杂。新征程新使命呼唤更多年轻干部在基层一线潜心耕耘,在改革深水区攻坚克难,在科技创新前沿勇闯“无人区”,用亮眼实绩交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优异答卷。

找对方法“作茧自缚”,是年轻干部快速成长的终南捷径。对于新时代的年轻干部而言,以什么样的形式“作茧”、以什么样的心态和行动吃“作茧”、从“作茧”中得到什么样的收获,需要找对“作茧自缚”的方法。轻干部大多成长环境优越,成长过程中“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苦少了,深入乡土人情、了解基层实际的机会也少了,除了主动深入基层一线、走到群众身边外,还要学会利用调查研究,听取群众声音,利用群众眼光去解决问题和矛盾,补上社会实践这一课。“作茧自缚”不是盲目吃苦,而是要在困境中逆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年轻干部成长经历和工作岗位各不相同,必须瞄准自身短板、结合工作实际和需求有选择性地锻炼,实现自我超越。“作茧自缚”,更重要的是直面内心,最关键的是磨砺党性、砥砺品格,“作茧自缚”的过程中必须时时叩问初心、审视初心,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最终才能“化蝶而出”,完成自我革命。

【责任编辑:黄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