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省直资讯

缔造山水融合公园城市特色招牌

发布时间:2023年08月24日15:39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谢芳)城市风貌是地域文化的载体,也是地域文明的结晶。以文化为形,因形展势,展示有文化内涵的城市载体,创造有归属感的特色空间,以提高城市文化价值,追溯特色之源,彰显特色之美。是城市风貌工作的核心目的。

近年来,武汉经开区充分发挥山水资源优势,大力实施“绿满江城”、“精致园林”、“湿地花城”等专项行动,让碧水蓝天、树茂花繁,如数装点武汉经开区靓丽画面,不断缔造山水融合公园城市特色招牌。

园林的存在与城区环境紧密融合,对山水城市格局起到重要作用。在当代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山、水、园、城的融合关系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成为未来人地和谐新型城镇化理想人居环境、美好健康生活模式的理解与诠释。

武汉经开区生态资源禀赋优越,太子湖、万家湖、硃山湖、三角湖等辖内26座湖泊星罗棋布,南北大小军山鼎足而立,硃山、龙灵山等17座山峰峰峦叠翠,山水相连。

“念好山水经,建好山水城”,水是生命之源,营造优美环境,需要做好水文章。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开展长江流域水环境专项战役治理,28家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企业完成整改治理,推动水生态向好发展。加强水污染防治为举措,并按照“一湖一策”的要求,对全区重点湖泊实施治理。采用“控源减污、基础生物改善、生态修复和重建、优化群落结构”等技术措施对湖泊水生态进行修复。目前,全区26个湖泊已无劣V类湖泊。

为凸显山水本底格局,构建城市山水生态网络,《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谋划长远蓝图,提出将依托通顺河及周边山体、湖链形成生态绿廊,依托三环线、四环线、外环线、武汉都市区环线沿线绿化形成生态环,加强生态修复,恢复山水林田湖草优质本底,构建河湖相济、城水共生的生态空间框架。

为进一步提升城市景观品质和生态效能,打造有辨识度的城市风貌坐标地带,近年来,武汉经开不断建设完善汤湖郁金香、龙灵山十里花坡、设法山鲁迅书店、后官湖绿道等系列景点,有效提升城区休闲打卡旅游美誉度。龙灵山生态公园是目前武汉市内最大的生态公园,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赢得武汉第一“绿肺”美誉,2021年7月顺利通过国家4A级旅游景区质量景观评审。

为将山林之乐、意境之美融入城市,营造诗情画意的人居环境,武汉经开融合旅游、休闲、展示等多种功能,不断打造生态公共空间,目前,初步形成了口袋公园、社区公园、综合公园、郊野公园的四级公园体系,建成区共有公共绿化面积1300公顷,各类公园54座,游憩绿地面积17.5㎡/人,居全市前列。推窗见绿、百米见园,正不断成为经开居民生活实景。

追溯特色之源,彰显特色之美,相信伴随产业与城市共生融合步伐,生态宜居的武汉经开魅力将得到进一步蓬勃绽开。


【责任编辑:叶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