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省直资讯

歌曲《长江出三峡》发布 讴歌长江美 奋进新时代

发布时间:2023年09月06日16:47 来源:

“绕过了一座座山,飞过了一道道崖,长江出三峡耶,绘出了一幅雄伟的画...”9月6日,歌颂长江三峡壮美景象的歌曲《长江出三峡》发布,该歌曲是由刘婷、焦随东作词,李道国作曲、余景明演唱。

刘婷,中南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党支部书记、音乐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北省高校艺术教育先进个人。中南民族大学第七届“十佳女教职工、“三育人”先进个人。

《长江出三峡》歌曲介绍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西出雪域高原,东入大海,蜿蜒数万里,覆盖十二省区,滋养中华大地,孕育中华文明。从古老神秘三星堆文化、开放旷逸的巴蜀文化、自强不息的荆楚文化到灵秀精巧的吴越文化,长江体现出文化的多样性、历史的厚重性、精神的包容性。一部长江文化史,展示着中华文明史,印证了中华文明的灿烂辉煌,承载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熔铸了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三峡素有“四百里天然立体画廊”之称。两岸崇山峻岭、悬崖绝壁、水流狭窄曲折、风光旖旎。在这壮丽的山川之中,先人们留下了许许多多千古传诵的诗章、神话和传说故事:从屈原江边吟唱到巴山纤夫的号子,从秀美的瞿塘画壁到巫山神女;从孔子“逝者如斯夫”的感叹到老子“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哲思;从三星堆、都江堰、白帝城历史遗迹,到现今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三峡大坝。

作为长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峡以其雄壮、奔放、包容的气质,成为长江文化中最富魅力的篇章。长江文化在这里得到孕育、滋养和生长,其蕴含的和合精神、人本精神、爱国精神、创新精神、拼搏精神、诚信精神等构成长江精神的基因。长江出三峡后向中下游奔腾而去,得到自由尽情的抒发和宽阔的应答,孕育了荆楚文化、吴越文化。钟子期一曲高山流水,觅得知音俞伯牙。李白在感叹“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梁祝和白蛇的故事,千古美谈永流传,昆曲与越剧在这里赓续弘扬,长江出三峡后,真正成为源远流长、包容兼续的中华文化代表。

《长江出三峡》歌曲中心思想

《长江出三峡》是一首具有原生态号子风格的男高音艺术赞歌。歌曲立足“讴歌长江美,奋进新时代”的总基调,通过高亢豪放、抒情自由的音乐旋律,描绘长江出三峡的豪迈奔放、生生不息的壮丽景象。表达长江文明的丰厚历史底蕴和新时代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巨大感召力量。

【责任编辑:叶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