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鄂东新闻

四十而已 起飞鄂州丨小鄂州,穿云端,达九州,链全球

发布时间:2023年09月18日20:41 来源: 荆楚网

鄂州花湖机场建设,创造了20天征迁117栋房屋和厂房的“杜湾经验”,刷新了12天建成4.2公里机场南通道的建设记录,选址、落户、报批速度均创下国内民航史之最……

飞机飞过航站楼王锦旗_副本.jpg

飞机飞过航站楼。王锦旗 供图

2022年7月17日上午11时36分,一架顺丰公司波音货机从鄂州花湖机场起飞前往深圳,标志着花湖机场正式投运。

微信图片_20230918080926.jpg

鄂州临空集团董事长王杰。曾达飞  供图

民生样本:拆迁户住上绝版江景房

王杰,现任鄂州临空集团董事长。2016年7月,他先后担任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项目建设鄂州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综合保障部副部长等职务。

2019年3月,鄂州市筹备成立临空经济区,王杰参与经济区筹备组。同年5月,鄂州市临空经济区成立,王杰担任鄂州市临空经济区管委会党工委委员、副主任。

“鄂州花湖机场从无到有,我全程参与了机场建设,期间经历许多的艰难困苦。”采访中,王杰感触道,“身为一名参与者、建设者、见证者,我深以为傲,深感荣幸。”

据介绍,花湖机场整个建设过程中,鄂州市委、市政府,鄂州临空经济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始终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建设理念,坚持将民生福祉放在第一位。

“在拆迁工作启动前,鄂州市便高标准谋划配套安置小区建设,配备了文化活动中心、医院、社区服务用房、幼儿园、学校、集贸市场等功能设施。”王杰说。

据统计,安置小区一期住宅楼共122栋,2017年9月开工建设,2020年6月竣工验收,一期8166套已完成分房并入住。安置小区二期共92栋、4984套,2019年12月开工建设,计划于2023年10月份交房,共可安置6.3万人。

燕矶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参观体验。记者 胡小军 摄.jpeg

燕矶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胡小军 供图

“燕矶安置小区规划之初,便聘请国内顶级设计院中信设计院设计。选址燕矶集镇附近,紧邻万里长江,视野开阔,功能完善,是鄂州少有的绝版江景房。”王杰说。

医疗方面,鄂州市临空经济区投入1.19亿元,对4个乡镇卫生院进行重建,投资1700万元更新了医疗设备。燕矶卫生院是鄂州市首家配备大型CT的乡镇卫生院。

此外,临空区还谋划了鄂州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鄂州市中医特色医院等重大项目;31名定向委培乡医完成规范化培训并已到岗,乡医人才队伍青黄不接问题得到缓解。

教育方面,累计投资10亿元,新建新庙镇中心幼儿园、燕矶镇中心幼儿园、杨叶社区一幼等8所幼儿园;新建沙塘学校、文塘小学、实验小学、松山小学、白沙小学等5所学校;投资6998万元燕矶中学,投资9893万元沙窝学校正在建设中,拟定于2024年9月投入使用。

更令人兴奋地是,计划投资17亿元的12年一贯制外国语学校,拟定于2023年11月开工建设。其中,小学部36个班、初中部30个班、高中部30个班、国际部8个班。

交通设施方面,五横六纵基本成型。“五横”中,鄂东大道全线通车,将军大道主干道计划10月通车,杨岭大道计划12月通车,吴楚大道计划2024年通车;“六纵”中,孙权大道已通车,文塘路计划12月通车,燕沙路计划2024年12月通车,燕沙东路计划2024年2月通车,燕花路计划10月主车道通车,走马湖东路计划年内启动建设。

王杰说,鄂州临空经济区总投资341亿元,规划建设道路261公里,已通车里程为82.1公里。目前,“五横六纵”骨干路网逐渐成型,集疏运体系主动脉已逐步打通。

4-4燕矶安置小区_副本.jpg

燕矶安置小区。临空经济区  供图

鄂州速度:机场创下数个全国第一

“自项目申报之始,鄂州市高度重视该项工作,成立项目申报专班,积极向上对接,推动审批工作快速完成。鄂州花湖机场至今创下了数个全国第一。”王杰骄傲地说。

据悉,2017年10月,鄂州市启动机场核心区3个乡镇8个村,5600余户近120万平方米的征迁安置工程。征迁工作“零非访、零炒作、零事故、零违纪”,创造了依法阳光和谐高效征迁的“鄂州速度”“鄂州样本”。

这次征迁也是鄂州建市以来,安置面积最大、范围最广、时间最紧、要求最高、投入最多的一次“大会战”。短短不到9个月时间,机场核心区5600余户全部拆完,3万座坟墓顺利搬迁。

王杰介绍,为保障了机场的配套建设,服务重大生产力布局,鄂州市通过超常规工作,仅用42个月,完成了机场建设,刷新了国内枢纽机场建设工期记录和零返工记录。

DJI_0747_副本.jpg

花湖机场远景。临空经济区  供图

此外,机场南门便道工程,原计划需要半年时间,鄂州市多方协调,克服与机场净空降高、水系连通渠等多项目交叉施工等多重困难,不到一个月的工期完成建设工作。

国际机组人员通道项目涉及民航、海关、边检等多家单位审批、协调难度大,工期大约半年。该项目仅用一个月完工,这为花湖机场开通国际航班留足时间。

此外,全国首个运用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进行全过程质量验评和计量计价的项目、在国内民航建设史上首次预留第三跑道、机场通航后最短获批口岸临时开放等项目,也都创造了民用航空的历史,一次次刷新记录。

通过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鄂州花湖机场及时“容缺后补”办理场内所有工程各类审批手续,鄂州花湖机场选址、落户、报批、建设速度均创下国内民航史之最,这为花湖机场工程建设节省了近一年建设工期和一亿多元征迁成本。

“一次次刷新记录的背后,是建设者不舍昼夜,战天斗地的精神,是临空人只争朝夕、奋发有为的态势,是投资方咬定青山不放松,一步一个脚印的踏实。”王杰说。

王杰用三个成语总结了花湖机场建设——愚公移山、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短短四年时间,鄂州人用舍我其谁,敢为人先,不舍昼夜的执着和奉献,上演了一幕幕现代版的“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和“夸父追日”。

王杰说,三个成语完美诠释了“鄂州市跨过了许多在当时看来难以逾越的障碍,克服了许多在当时看来难以克服的困难,办成了许多在当时看来难以办成的大事。”

顺丰B737-300航班“过水门”。金康 摄.jpg

顺丰B737-300航班“过水门”。金康 供图

起飞鄂州:代表中国参与全球竞争

“花湖机场通航时,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王杰介绍,主要是政策瓶颈、用地紧张和资金困难等。

在克服用地紧张方面,鄂州市创新用地报批方式,依法依规申请先行用地4436.5亩,保障控制性节点工程与机场整体建设同步推进,为机场工程节约近1年建设工期。

在克服资金困难方面,机场及配套工程投资逾1200亿元,鄂州以“小马拉大车”的拼闯精神和“掏家底”式的奉献精神,竭力为花湖机场建设提供要素保障。

在打破政策瓶颈方面,鄂州市通过创新政策举措,努力打通项目建设堵点、痛点。通过合理利用黄山降高的土石方料,高效周转至机场和配套项目建设,有效节省了项目资金。

王杰回忆,他印象最深的就是在机场校飞前,接到一项紧急任务——20天的时间,拆除118栋房屋、一个厂房、清除200余处净空障碍物,完成13万m³的山体降高工作。

接到任务后,前线指挥部挂图作战,倒排工期,与时间赛跑,攻坚克难抢进度,24小时不停歇。白天协同评估单位评测复核,晚上挨家挨户入户协商谈判征迁事宜。

“短短20多天时间里,500KV吉磁线迁改工程、黄山降高工程、110KV燕杨线迁改、机场供水、供电、供气工程全线实现无障碍施工,全部提前完成,为机场实现年底校飞赢得了时间,奠定了基础。又一次刷新了临空速度。”王杰说。

鄂州——大兴航线开通。胡小军 摄.jpg

鄂州——大兴航线开通。胡小军 供图

大鹏一日同风起。2021年12月29日,花湖机场完成校飞任务;2022年3月19日试飞;2022年7月17日,花湖机场的正式投用,并在当天执飞了鄂州至北京的客运航线和鄂州至深圳的货运航线,此举也标志着花湖机场正式投用。

2023年1月8日,花湖机场航空口岸临时开放获批,这意味着花湖机场获准开展国际货运业务;2023年4月1日,首个国际货运航线——鄂州花湖至比利时列日航线正式开通,这标志着花湖机场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一步。

据介绍,2023年8月18日,由阿联酋阿提哈德航司执飞的全货机经阿布扎比机场飞往鄂州花湖机场,这是花湖机场引进的首家外籍航司,也是顺丰公司开通的首条中东航线,彰显了花湖机场的“国际范儿”。

飞机停靠完毕。金康 摄.jpeg

鄂州花湖机场迎来首家国际航空公司。金康 供图

吹尽黄沙始到金。2023年9月5日,顺丰完成最后一批次航线转场,此次一次性转场12条航线,这也代表着花湖机场初步具备国内货运枢纽功能。

截至2023年9月9日,花湖机场已开通43条国内货运航线,7条国际货运航线(连通9个国际航点)、14条客运航线(连通20个航点),累计完成货邮吞吐量4.57万吨,其中国际货邮吞吐量1.92万吨,运送旅客29.22万人次。

王杰骄傲地说,花湖机场的投用将增强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未来将代表国家参加全球资源配置,为我国参与国际顶峰物流供应链企业的竞争,提供了重要支撑。

在他看来,花湖机场的投用,也使我国中部地区形成辐射全国的速递物流型货运枢纽,重塑我国航空货运市场结构,对促进中部崛起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支撑。

对于湖北而言,王杰说,湖北不靠边、不靠海,外贸依存度低,花湖机场通航意味着湖北打开了“空中出海口”。花湖机场与天河机场客货双枢纽的形成,有助于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成为我国第五大国际性的综合交通枢纽。

“机场建设是鄂州发展的历史性机遇,我个人有幸从2016年开始直接服务机场建设,深感机会难得,使命光荣,不敢有半分懈怠。”王杰激动道。

中国“空中出海口”在鄂州打开,五洲通衢在这里交汇。王杰畅想道,未来的鄂州临空经济区,将是国际货运枢纽、产业集聚高地、宜居宜业新城、生态绿色智慧城市。

鄂州市临空经济区招商展示中心展厅。记者 胡小军 摄.jpeg

鄂州市临空经济区招商展示中心展厅。胡小军 供图

策划:邹霞、熊爱玲、胡晓炎

统筹:吕鉴蕾、陈稳定、陈灿

记者:王焱尧、阮琼、陶辉

摄影:金康、曾达飞

致谢:鄂州市委老干部局、鄂州市档案馆

【责任编辑:吕鉴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