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鄂东新闻 > 咸宁新闻 > 咸宁时事解读

赤壁张向温荣登“中国好人榜”,30余年“应献尽献”30多万元

发布时间:2023年09月24日18:27 来源: 荆楚网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黄铮 通讯员 但唐静)9月22日,中央文明办发布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湖北省共有9人上榜。其中,赤壁市张向温荣登上榜单(助人为乐类)。

据了解,张向温1935年3月出生在河南一户农家。1951年,16岁的张向温赴朝鲜作战、保家卫国,在部队光荣入党。他说:“一个党员,就是一粒种子,到哪里都要开花结果,都要为党和人民做贡献。”

1984年9月,政府为张向温落实政策并解决工作,49岁的他来到赤壁市上班。复员安置30多年来,他坚守清苦,从微薄工资挤出30余万元捐给国家,自己全部家当却不足千元。

1986年,赤壁市启动重修烈士陵园计划。得到消息后,张向温立刻将积攒下来的280元工资全部捐了出去。

“一起上战场的战友没几个活着回来,我不但活着回来了,还在党和国家的关心下还过上了好日子,我不能就这么过着,我要为国家多做点什么。”从此,张向温开始用捐款方式来回报社会、感恩国家。

1994年,支持三峡工程建设,他捐去3000元。1996年,支持赤壁新区发展,他捐出3000元……汇款回执单上,他留下姓名“应献”。为什么留这个名字?张向温说,国家受灾,我是一名共产党员,这种时候应该作奉献,所以汇款人就写“应献”。

对党对社会,张向温“应献”尽献。对自己和家人,老人则能省则省。一张40多年的木板床,一双打着补丁的拖鞋,一条泛白的毛巾,一台12英寸的小旧电视,全部家当加起来不超过一千元。女儿出嫁,张向温也没给她置办一件像样的嫁妆。

一张张汇款回执单,一个个“应献”签名,见证的是一名老兵对党、对社会的赤胆忠心。

退休后,张向温老人坚持发挥余热,到处宣讲革命故事,传承革命精神。2021年,建党一百周年之际,张向温以一名老党员的名义,将存折里最后6万元积蓄全部捐出;组织上送来的1万多元慰问金,他自己分文未留,全部用来购买革命书籍捐给学校。

“我要给孩子们讲讲‘红船精神’,讲讲‘跨过鸭绿江’的故事,让孩子记住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晚年的张向温老人行动不便,但他仍然坚持宣讲,请志愿者推他到学校,自己坐在轮椅上给孩子们讲述革命故事,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播下红色的种子。

一句诺言,一生作答。“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党和人民给的,我们不要忘记党、忘记人民,更不能忘记艰苦奋斗的传统。”张向温老人用实际行动保卫祖国、无私奉献,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大爱与初心

退休后,他坚持宣讲革命精神,行动不便时就请志愿者用轮椅推他到学校给孩子们讲述革命故事。张向温曾获湖北省模范退役军人、湖北省优秀共产党员、荆楚楷模等称号。

【责任编辑:黄铮】